上班35个月

1

写这篇月报之前,我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就像小时候考了一次好成绩,想着早点让别人知道一样。三月初,我的状态就渐渐调整过来了,后面状态都特别好。

首先回顾刚刚过去的三月份,哪些目标完成了,哪些目标没有完成。然后,跟大家谈谈短期的状态起伏和长期的个人成长。最后,就是这个月都定了哪些目标。

2

上个月有些目标表面上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有一些隐藏的收获并没有体现出来。

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完成得还可以。阅读番茄324个,完成超过70%。早上平均到公司的时间是8点26分,超过原定目标的8点35分。写作11个小时,低于原定目标的20个小时。

健康目标完成得非常不错。运动时间21个小时,超过原定目标的20个小时。冥想11.5个小时,超过原定目标的10个小时。

探索目标完成得一般。称体重18次,低于原定目标的45次。

3

坚持写月报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记录下几年来的状态起伏。

人记不住东西,尤其是长期的东西。这个月状态不好,颓废的时间多了,就容易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曾经做过的努力。又或者,这个月状态不错,努力的时间多了,就容易过度自信,忘记曾经浪费过多少时间。

人的状态,就像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这有一部分是生理激素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运气遭遇影响心情的原因。

既然是曲线,我们就要关注均值。曲线向上的时候,不要洋洋自得,要想到总有回落的一天。曲线向下的时候,别太灰心丧气,要想到总有上升的一天。回归均值,才是常态。曲线在一段时间内的面积,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做了多少努力。这个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曲线均值乘以时间。

我们要做的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均值。第一,你要坚持做事,不要放弃。第二,状态好的时候不要过分开心,不仅要保持状态,还要尝试进入更好的状态。与此同时,回归均值的时候,不必失望,因为这是常态。没有人可以一直维持在最佳状态。第三,状态差的时候不要过度沮丧,要想办法自我提升。状态差的时候更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不仅会影响回归均值的时间,还会大大拉低均值。

4

均值提升了,说明一个人成长了。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你会经历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恐惧。

前一段时间我在工作上遇到很大的压力,变得非常焦虑。我想把一个系统做好,却屡屡遭受挫折。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问题多了,我甚至开始害怕,会不会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个系统做好。

我看了很多本关于焦虑和压力的书,还听了好几门对应的课程。根据学来的东西,我尝试做运动,尝试积极思考,尝试梳理头绪,尝试自我鼓励,尝试接受压力,尝试在焦虑有所缓解的状态下做事。

最后,我终于把那个系统给搞定了。发版成功的那一天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这个系统并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产生的经济价值也高不到哪里去,它不大可能成为我软件工程师职业生涯里的一个亮点。

然而,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可能不会写一辈子代码,但是我这一生还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恐惧,还会有很多焦虑的时刻。到那些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一次我是怎么克服的,是怎么坚持下去的,最终是怎么跨过这个坎儿的。我做到过,下一次我相信自己还能做到。

5

这个月有出游计划,所以目标不会定得太高,但是探索目标很有意思,我很期待。

第一个目标:阅读番茄360个,其中技术番茄要超过60个。平均8点10分到公司。写作21个小时。

第二个目标:运动25个小时,其中包括5次1公里速跑。冥想13个小时。

第三个目标:平均每天写下10个问题,其中精选出3个问题写成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