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七个月

一眨眼,2018年就要过去了。你还记得年初给自己定的目标吗,是否已经完成了呢?

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可谓是顺风顺水。虽然也遇到过意料不到的麻烦、挫折、遗憾、不愉快和不完美,但是跟遇到的好运气、取得的进步和收获相比,根本不足为道。

余闲对工作有多重要

初中有一小段时间特别努力,晚上花一个多小时就把作业给写完了。写完作业之后,想要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结果是既不知道要怎么预习,也不晓得可以花点时间总结学过的内容。

从学生写完老师布置完的作业开始,后面多出来的时间就是学习的余闲。如果我们可以在下班之前就把手头上的任务做完,那么剩下的时间就是工作的余闲。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有学习的余闲,可以用来放松,也可以用来复习。如果想要把工作做得好,我们也必须要有工作的余闲。

工作的余闲可以让我们得到至少三点好处:一、面对求助和挑战,可以免于权衡和冲突;二、有足够的犯错成本,出现意外的时候不会过分焦虑;三、具备学习精进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除了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之外,还有可能会遇到同事拜托自己帮忙的情况。这些请求不必全部接受,如果自己的工作都完不成的话就更谈不上帮别人的忙了。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不能向他人伸出援手,那么到了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就很难求得帮助。即便你总是习惯单兵作战,那么总会有别人给你加担子的情况。例如程序员就经常会被产品经理临时改需求、加需求,这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如果我们有工作的余闲,有一些时间空出来可以做固有任务之外的事情,那么我们在面对求助和挑战的时候,就不用太过纠结。

是人就会犯错,而且发现错误需要改正的时机永远都在意料之外。你是否遇到过以下这种情况?一周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某一天突然发现有份报表做错了,需要立刻纠错。好不容易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找出原因所在并且改正完毕,发觉原来的工作进度已经被耽误了,无奈只好加班加点。结果因为休息不足,犯的错误越来越多,时间表安排被打乱的次数随之增加,焦虑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如果我们有工作的余闲,有一些时间空出来可以追赶因为纠正错误耽误的进度,那么在犯错的时候就不会被焦虑的情绪所淹没。

工作之后,你是否尝试过回头想一想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其实不光学生需要复习和总结,我们也需要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沉淀出可以转化成工作能力的工作经验。有些人有三年的工作经历,可是他们并不一定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后面两年都在用第一年学到的东西在做重复的工作。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记录下来,在下一次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知识方面的短板找出来,专门花时间学习、弥补。如果我们有工作的余闲,有一些时间空出来可以总结经验和不足,主动学习,那就很难不比别人进步得更快。

那么我们要如何取得工作的余闲呢?一、提升坐班时间的专注度;二、主动加班。

大多数人的上班时间是在八点到十点开始,十七点到十九点结束,这段时间是常规工作时间,即我们常说的坐班时间。如果任务没那么紧,我们通常就会放缓节奏,本来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情,拉长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完。我们还会享受难得的空闲时间,偶尔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或者是打开淘宝看看有没有新一季好看的衣服上市。没有人愿意总是绷得紧紧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人之常情。但是与此同时,这也就错失了获取工作余闲的机会。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即便是在任务进度乐观的时候还保持一定的专注度,那么就可以多出不少的时间作为工作余闲。

如果已经很努力专注了,在坐班时间内工作任务勉强完成,那又要怎么做呢?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主动加班。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只好延长工作时间,这是被动加班。工作已经完成了,还把原来用作休息娱乐的时间用来做跟工作相关的事情,这是主动加班。加班听上去更像是一个负面词汇,很多人认为加班没有加班工资就是吃了大亏。其实我们不必这么想,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根本不需要分得这么清楚。如果我们在工作上有追求,把一部分业余时间当做工作的余闲,所取得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会比休闲娱乐要来得少。

上周六本不需要加班,但还是到公司坐了两个小时,思考接下来的工作要如何改进。这就是我试图获取工作余闲走出的第一步。

上月总结

上个月定了三个目标,其中包括一个健康目标和两个工作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并不算太理想,但是已经让我足够满意。

睡眠目标达成。粗略估计有20天以上的时间睡眠状况达标,即凌晨1点前睡着,早上8点多起床,睡眠周期在4到5个之间。精神状况非常良好,整个人感觉清醒多了,脑子转得也要比之前快得多。接近达标的天数有3到4天,睡眠不理想的天数极少。困扰多年的睡眠问题,可以说是基本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要乘胜追击,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阅读目标未达成。81个阅读番茄,12个技术番茄。93个番茄时间要比月初定下的125个少了四分之一,而且技术番茄的占比实在是太低了。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日的阅读时间太少了,周末的阅读时间占比太多。接下来的关注重点要放在工作日的学习安排上面。

写作目标未达成。定下的两篇写作任务,一篇都没有写。主要原因是总感觉没酝酿好,非要等自己想好了,非要一写就写出非常满意的文章不可。接下来的改进思路就是不求写得有多好,但是一定要写出来。

本月目标

虽然今年的目标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但是还不到休息放松的时候。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定下三个目标,希望自己可以顺利完成。

第一个目标是持续改进睡眠。上床休息时间提前到23点40左右,起床时间相应提前到7点30分左右。记录达标的天数,争取能在21天以上。

第二个目标是增加工作日阅读时间。每个工作日要求阅读一个小时,即两个番茄时间。如果有两个工作日以上零番茄,或者有三个工作日以上只有一个番茄,视为不达标。

第三个目标是硬性规定写作。本月上旬、中旬分别要写一篇关于工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