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花心思积累物质财富?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要努力挣钱?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钱是好东西,大家都想要。没钱万万不能,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懂。
在积累物质财富这件事上,我有过一些思考。首先不要炒股,要买基金。同时要努力工作,保持涨薪的速度。然后要量入为出,好好攒钱。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你在毕业十年之后,就能有一笔不小的资产。
我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追求。一毕业就是租房子住,从来没有想过买房子。我不会开车。吃穿用度都比较随便,就连电子产品都不怎么更新换代。我的第一部苹果手机是6s,15年刚出的时候买的。去年实在是太卡了,甚至影响听书,于是就换了一部9成新的二手XR。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花心思积累物质财富呢?
2
第一个理由是,钱能让我安心读书写作。
租房子要钱,吃饭要钱,买书要钱,买课要钱,买付费软件要钱,买电子书阅读器要钱。虽然这些开销不算太大,但是每个月都至少要好几千块钱。如果没有钱,活不下去,更谈不上读书写东西。刚毕业的时候,薪水比较低,就连房租的押金都是找同学借的。有那么一年多的时间,每天脑子里想着的都是怎么省钱,根本没有闲工夫思考别的事情。
有一本书叫《稀缺》,说穷人为什么翻不了身,就是因为他们老是得考虑很多柴米油盐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心思顾及自身发展问题。因为他们大脑的带宽都被占满了。
为什么要花心思积累物质财富呢?有了钱,可以租一个比较舒服的房子。有了钱,可以不用每次在点外卖的时候都要纠结很久。有了钱,在买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的时候就可以“不看价钱”。我想要把大脑的带宽给空出来,能让我安心读书写作。
3
第二个理由是,钱能让我应对社会期待。
我妈每次旁敲侧击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是不是该考虑结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拿出同一套理论说服她。我说:“只有那些没钱的人讨不上老婆才会被人叫光棍。有钱人不结婚,那叫钻石王老五。我好好挣钱就行了,不着急找老婆。”
所谓的社会期待,就是外界会对你的发展状况有一个预期。你达不到预期,就会被看作失败者。你达到预期、超过预期,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成功人士。过年过节的时候,各路亲戚都会问一些很private的问题:找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啊?工作怎么样啊?一个月赚多少钱啊?买房子了没?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就是这样一直把社会期待的目光投射到你的身上。
为什么要花心思积累物质财富呢?有了钱,心里就有底气。即便不回答这些侵犯隐私的问题,也能不心虚地顾左右而言他。我毕竟还是一个凡人,做不到完全不管不顾别人的看法。
4
第三个理由是,钱能帮我更好地尽家庭责任。
爸妈年纪渐渐大了,过多几年身体必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养老、治病、看护,这些地方都要用钱。这是大家庭的责任。
以后要结婚生小孩,那么夫妻得互相扶持吧,小孩要养育上学吧。要花钱的地方,这就更多了。这是小家庭的责任。
有些人会说:“我先不管爸妈行不行,等我功成名就了再奉养他们。我先不结婚生子行不行,等我财富自由了再考虑不迟。”名利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有“先成功,再尽责”这种想法的人更是不可能取得这种臆想中的成功。
为什么要花心思积累物质财富呢?有了钱,我们在尽家庭责任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照顾家人,互相扶持。有了钱,我们可以轻松一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5
我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偏防守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结成十六个字就是:努力工作,好好攒钱,只买基金,绝不炒股。
有经济学家说:“普通人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理由就是,为了不被经济学家忽悠。”我看了很多关于理财、金融的书,收获最大的一个地方就是:普通人不要妄想暴富,想走捷径的人最后都成了韭菜。我是普通人,你也是普通人。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因为我相信99.999%的人都是普通人,你不是普通人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人一出生就要花钱,就开始跟物质财富打交道,一直到生命终结。人的生命中大半时间都要挣钱,都要管理自己的物质财富,一直到没有自主意识为止。如果想要过好这一生,你必须对物质财富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建立好的金钱观,学会如何跟物质财富好好相处。
要学会长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