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吃亏的人最后都吃了大亏

1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抢购双黄连的事情吗?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抢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反正也不亏”。“反正也不亏”,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不妨来分析一番。

双黄连对防治新冠病毒有用吗?可能有用,可能没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双黄连有用,抢到就是赚,而且是大赚。
第二种情况是双黄连没有,有需要就喝,没需要就放着。价格很便宜,几乎算不上损失。

“反正也不亏”的意思就是,做这么一件事情,要么有很大的好处,要么几乎不损失什么。在面对一个选择时,从不吃亏的人总是能找出最优的那一个选择,占到最多的好处。用博弈论的话说,他们总是会采取“压倒性策略”。

2

所谓压倒性策略,就是面对未知情况,这个策略是最优的。如果想将利益最大化,就必须采用这个策略。

曾经有人拿信仰上帝来举过例子,什么叫压倒性策略。如果你不知道有没有上帝存在,就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上帝。那么无论你信不信上帝,死后都不会进入天堂或地狱。
第二种情况是有上帝。如果你信上帝,死后会进入天堂;如果你不信上帝,死后会进入地狱。

所以在你不知道是否有上帝的条件下,压倒性策略就是你要信上帝。反正也不亏。

3

在《博弈与社会》这本书里,给我们分析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博弈——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

假定有两个犯人,被抓住后分开关押。警察告诉他们:你们各自可以选择坦白或者不坦白,这样就会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个人坦白,另一个人不坦白。不坦白的人会被判10年,坦白的人就转为污点证人被当场释放。
第二种情况,两个人都坦白。因为两人都坦白了罪行,证据确凿,每人各判8年。
第三种情况,两个人都不坦白。因为证据不足,所以最多被关押1年后释放。

4

如果我和你就是这两个犯人,你会怎么选择呢?因为你不知道我会怎么选择,所以对于你来说,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我坦白。如果你不坦白,你会被判10年;如果你坦白,我被判8年,你也被判8年。没有人愿意多坐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坦白。
第二种情况,我不坦白。如果你不坦白,我被关1年,你也被关1年;如果你坦白,就成了污点证人被当场释放。只要是人就会想快点重获自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坦白。

结合这两种情况,面对未知的“我会不会坦白”,你都应该坦白。所以,坦白就成了你的压倒性策略。压倒性策略,就是你一定要选的那个策略。

当然,你有这样的压倒性策略,我也有。所以我也会选择坦白。

我们都选择坦白,证据确凿,每人各判8年。

5

关于压倒性策略,我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从不吃亏的人只采用压倒性策略。从不吃亏的人聪明,有能力,所以总能找到压倒性策略,并且采用它,获取到最大的好处。

第二:压倒性策略往往有负外部性。还记得负外部性的概念吗?就是你采取一个行动,会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囚徒困境中,你的压倒性策略是坦白。坦白就会让你的同伴被暴露,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产生了负外部性。

第三:囚徒困境 = 压倒性策略 + 负外部性。在囚徒困境的例子里,因为有压倒性策略,每个人都会作出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带来了负外部性,于是就造成了最差的整体结果,两人合计被关16年。

从不吃亏的人最后都吃了大亏,他们还有一个名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