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小气是好品格

1

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守时了。

以前聚餐,我们是约在某一个时间在餐厅外面汇合,然后再进去。现在呢,先到的人先进去,边吃边聊边等。迟到的人可能是在刚上菜的时候到,也可能是吃到一半的时候到,还有可能是吃完之后才到。

有些活动可以边做边等,有些活动却不行。打麻将,必须四个人到齐才能打。如果有人迟到,其他人就只能等着,白白浪费时间。

2

我常跟在深圳上班的同学约周末牌局。

刚开始大家都很准时,约几点就是几点。后来,有人开始频繁地迟到十几分钟。这时候,没迟到的人就会出现一个理性选择,既然准时到只能是浪费时间,干脆自己也晚个10分钟出门。

这就出现了一个博弈局面:没有人知道别人会不会迟到,迟到多久。那么压倒性策略就是,我尽量做最后一个到的人。

约定好的时间变得不作数,后来连约牌局这件事本身都变得不作数,最后甚至连其他类型的聚会都很难约得起来。因为不愿意这个圈子的信用越来越“败坏”下去,所以我开始变得固执和小气。

3

我会先在微信群里说好,这次约好几点就是几点,不能再迟到了。所有人都同意之后,我就一定会提前几分钟到。

时间一到,我就会在微信群里发一张约定地点的照片,说:“约好的时间到了,这里就只有我一个人。”5分钟之后,我继续发:“5分钟过去了,现在还只有我一个人。”“10分钟过去,现在还只有我一个人。”“15分钟过去了,现在还只有我一个人。”等到有其他人到之后,我就会发:“30分钟过去,现在有我和某某两个人。”就这样,我一直在群里发“直播”消息到全部人齐为止。

经过两三次之后,圈子里的人都开始变得守时,起码会在迟到的时候告诉其他人他会晚多长时间到。

4

还记得囚徒困境吗?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人当场释放,不坦白的人判10年。两人都不坦白,关1年。两人都坦白,各自都关8年。因为压倒性策略是坦白,所以两个人都会选择坦白,造成群体最坏的结果。

如果这时候有一个教父出现,跟手下们都说好:“我们要是谁被抓了,都不准坦白。谁坦白谁就是叛徒,我就发布江湖追杀令。叛徒必须死”。因为知道教父说到做到,所以没有人会在被抓住之后坦白,所以最后只会被关1年。在教父的作用下,压倒性策略是不坦白,所以两个人都不会选择坦白,形成群体最好结果。

囚徒困境,就这样破解了。

5

美国黑手党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规矩:如果你敢背叛组织,就会派你的亲友追杀你,直到成功为止。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帮派成员敢在法庭上出卖组织。

《博弈与社会》中写道:“对整个社会来说,往往是通过法律来对不合作行为进行处罚来促进合作的。”制定法律,就是设计社会的博弈机制,让人们在这个机制里更好地进行合作。

黑手党增加了惩罚,改变了原来囚徒困境里的博弈机制,这才破解了囚徒困境。

6

关于机制设计,我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点,改变规则可以破解囚徒困境。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批评囚徒蠢或者坏都是没有用的。

第二点,重新设计机制常常不被人理解,需要勇气。迟到不是大错。你坚持对迟到进行批评,很容易被人认为你是固执或者是小气。在这种情况下修改规则,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第三点,设计机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智慧。设计机制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考虑如何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进行合作,达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小到同学圈子,大到整个社会,机制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