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自律变成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情

1

我看书很多很杂,而且在一些知识付费平台上订阅的课程也是会涉及很多不同的学科。例如在某平台上,我就买了大概200门课程,每门课程从10讲、25讲到200讲不等。其中,涉及了经济学、海洋科学、天文学、数学、化学······

有同学看到之后,就问我:学得这么杂,你是怎么想的?

对啊,我们学习不是应该为了专业和精深吗?个个学科都学一点,个个学科都不懂,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大学专业都是计算机,不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计算机的书吗?我们都是程序员,不应该在网上学一些it研发技术相关的课程吗?

我回答他说:“只花200块钱不到,以及一两天的空闲时间,就有可能推开一门学科的新大门。我想不到还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了。”我学习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以兴趣和内容质量为导向的。只要感兴趣、内容质量过硬,就会买下来。不求甚解,至少都看一遍。如果有收获,就会多看几遍。即便从功利出发,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专业有所帮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学科获得启发和灵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想点大事》。这本书脱胎于某平台一门课程,叫《法律思维》,之前就听过两三遍。法律,就是国家和政府管束公民的依据,是他律。这就让我很自然地想到自律。我对自律的认识,有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

2

第一个阶段,我认为自律就是禁欲。

所谓禁欲,就是管住自己,尽可能少地玩乐,只做正事。例如在学生时代,打游戏是不对的,我们都应该专心学习,好好为考试为升学做准备,这才是正事。打篮球可以,因为这可以锻炼身体、有利于学习,但是不能占用学习时间。

这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陷入“从禁欲到奖励,然后从奖励到沉迷,再从沉迷到禁欲”的周期性循环。举个例子,我都看一个小时书了,自我奖励一下,打一把游戏不过分吧。这当然不过分,于是就开始玩起来了。这就是从禁欲到奖励。

之前憋太久了,一旦开始玩起来,一把游戏肯定是不够的。“打最后一把,我就去学习”,在这样的自我欺骗之下,游戏就打了一把又一把,最后一把之后永远还有最后一把。这就是从奖励到沉迷。

打游戏终于打累了,发现这时候已经晚上十二点了,该睡觉了。深深后悔自己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除了后悔就是后悔,发誓明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好看书,绝对不打游戏了。这就是从沉迷到禁欲。

就在这三种状态循环往复之间,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正事没做多少,还常常懊悔。

我从学生时代,一直到2018年,就是这么想的。自律就是禁欲,自律的人就是能管住自己。管不住自己的人,就是不自律。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虽然觉得玩乐不是正事,但是心里还是会隐隐认为玩乐才是自己想要的。

3

第二个阶段,我认为自律是一个伪概念。

所谓伪概念,就是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用奥卡姆剃刀来说,就是有一个更简单,更本质的词可以解释。自律的本质是什么?自律的本质是热爱。

从2018年开始,就不断听到有人夸我自律。每天竟然可以看六七个小时书,你好自律。每个月都能坚持写文章,你好自律。早上竟然可以四点多起床,你好自律。竟然能忍住不打游戏、不刷抖音、不看综艺,你好自律。听到夸奖当然很高兴,很自鸣得意,不过我内心还算是清醒的。因为我清晰地认识到,看书太有趣了,所以我不想把时间花在玩乐这样的事情上,而且玩乐会影响我看书。

其实,刷抖音也会让我上瘾。有好几次因为情绪很不好、睡不着就下载了抖音,一刷就能刷到天亮。刷到最后,整个人基本上是麻木的。早起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中午起床之后头昏昏沉沉的,看书的状态也不会好。所以,我每次刷完都会卸载,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下载回来。

我喜欢看书,所以就花了很多时间看书。我喜欢写文章,所以就会坚持去写。如果有影响这两个爱好的事情,就会尽可能避免。这跟自律没关系,我只是热爱而已。从2018年开始,一直到最近,我都是这么想的。

4

第三个阶段,自律的确存在且有趣。

这个阶段的思想转变,来自于《想点大事》这本书的启发。“法律并不强人所难,否则就会被架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会受到损害。制定法律时,必须遵循‘易遵守原则’。法律以普通人的人性为基础,要求人做常人,而不是做圣人。”从书里这段话,我得到的启发就是,生活当中还是要给自己定一些规矩,让自己的注意力少在一些小事上消耗,但是不能太过苛求自己。例如打游戏这件事,我从来不会限制自己,规定自己一定不能打游戏。因为一旦这么规定,我每次想打游戏的时候,就会挣扎,就会消耗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抵制不住诱惑,打了游戏,又会陷入深深的懊悔当中。所以,我会给自己定一个更容易遵守,看起来不完美但是效果更好的规矩:想打游戏可以打,不过每次打完游戏必须卸载。

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很大,下载就要30分钟左右,更新又要30分钟。十次想打游戏,起码有9次就因为嫌重新下载很麻烦就放弃了。剩下的一次,真的重新下载回来,玩了一两把之后就立马卸载。算下来,其实浪费的时间很少。

自律是刹车片和方向盘,没有人可以靠自律实现人生目标。热爱才是引擎和导航,给我们带来动力和方向。

如何把自律,就是给自己“制定法律”、定规矩,变成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情呢?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之后,就会开始自我观察。我能很轻松地遵守这条规矩吗?这条规矩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这条规矩可以变得更好吗?例如,我最近给自己定了“只吃自己做的东西”这条规矩。这个规矩可以很轻松地遵守,因为我喜欢做饭。因为早起,所以早餐可以自己在家里做。午饭可以不吃,晚饭可以在准时下班回家之后做。因为只吃自己做的东西,所以我这段时间都没买过零食,也不会在外面吃一些不健康的垃圾食品。自己做饭,经济有趣又健康。未来我希望更严格一些,所有的外出聚餐我都不参加。如果是一两个朋友,我就在家做饭给他们吃。如果是同学聚会、外出旅行,就租可以做饭的别墅,我来给他们做饭。

未来,我打算把给自己定规矩这件事好好做下去。把自己定的规矩都写下来,并且记录这些规矩对自己的影响。哪些是好的规矩妙的规矩,哪些是坏的规矩蠢的规矩,统统都写下来。自律这件事,原来可以变得这么有趣又好玩。

5

什么是有趣呢?

有趣,就是看似无用,但内里大有天地。有趣的反面是功利。有些人看书是功利的,为了考试,为了工作,其实内心很讨厌看书。有些人看书的出发点是有趣,觉得这本书讲的东西有意思,就滋滋有味地读,不管读了有用没用。

异性相处,有些人是功利的,对方喜欢什么就陪着做什么,即便自己很不喜欢。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一起之后会发生多少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共同兴趣爱好。有些人的出发点就是互相了解,真实袒露自我。如果最后真能成,一定会长长久久,因为他们是知己,也是爱人。

说白了,功利就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有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绝大多数人的自律,都是功利的。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认为自律就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可以想办法把自律变成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