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看些什么

1

今天这篇文章,是《视角》系列的最后一篇,正好用来总结收尾。

第一篇文章里,讲了跟Melody的谈话以及我是如何三次转换视角的。从同一个事实出发,由于视角的不同,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第二篇文章里,以经济学、心理学和历史学为例,谈了如何把各个知识学科当做一个视角去研究。如何像一个专家一样思考呢?要问自己这个学科的视角是什么,怎么看的,为什么要这么看。

第三篇文章里,我回忆了自己过去二十多年学英语的血泪史,提出了一个新方向。语言是工具,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当成工具,就会失去一个全新视角的机会。

第四篇文章里,我们聊到每个人因为年龄、家庭、教育、经历等等的不同,视角就会很不一样。别人的视角是什么,怎么看的,为什么这么看?你如果能弄懂这些,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启发。否则哪怕易地而处,你也只是把自己放在他那个位置,然后还是用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

总结来说,我跟你分享了什么是视角,有哪些视角,如何获得这些视角。有了这些视角,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了。那么,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看些什么呢?

2

高考分数一出来,我一度想报新闻专业。

十八岁什么都不懂,就感觉记者很酷,调查记者最酷。单枪匹马一个人,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几个月甚至几年调查事实真相,最后写出一篇报道惊醒世人。2003年4月25日,一篇《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在短短三个月之后,让执行超过20年的收容制度废止了。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样的热血人生,谁不想过。即便后来没选择新闻专业,也知道了调查记者的尴尬境遇,我在内心里还是非常佩服那些发现真相、揭露真相的人。

其实不单单只有记者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文学家一样可以。记者写现实,文学家写虚构,但是有的时候虚构的东西反而更能告诉我们要怎么发现现实。

前些年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改编自原著A Song of Ice and Fire,即《冰与火之歌》。作者在书中采用的是POV写法,就是Point of View的缩写。每章都换一个人,以这个人为主角,用他/她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怎么不像以前看的电视剧一下子就知道主角是谁。

看小说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故事的主线到底是什么。等到后面,小说的几条主线汇聚在一起,才终于比较清楚。每个主角都有自己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只有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看,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面对着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这部小说里没有全知的上帝视角。小说里没有,现实就更没有了,百分百的真相是很难获取的。

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希望可以做到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而是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视角去看,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楚门的世界》里,楚门为什么要走出去?在《黑客帝国》里,主角为什么要吃下那颗红色药丸?真的,永远比假的要宝贵。

3

“一名女生接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在前几年上过一次热搜,原因是张校长让一名返校捐款的全职太太“滚出去”,不接受她的捐款。有网友说,张桂梅歧视全职太太。

这些网友只看到小部分的真相,没有看到全部的真相。如果他们能切换到张桂梅的视角,看到她曾经看到的真相,就不会说这样的话。很多年前,张桂梅还是儿童福利院院长的时候,碰见了这么一件事。一个产妇难产大出血,快要不行了,想见丈夫最后一面。她的婆婆死活拦着不让见,说大出血的产妇不吉利,见了会让全家倒大霉。妻子去世了,没能见最后一面的丈夫很自责,终日酗酒,麻醉自己。有一天,喝得烂醉的丈夫不慎摔倒在水田里淹死了。

张桂梅说她恨透了那个婆婆,但是当她带着火腿肠去山里看望他们一家的时候,就不恨了。这个婆婆,连火腿肠都是第一次见,你还能要求她什么呢?后来,张桂梅排除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看到了真相,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哪怕只能改变一小部分。她对着央视记者说:“一名女生接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

她不是歧视全职太太,也不是不接受任何人当全职太太。她只是坚决不接受自己的学生当全职太太。从去年听说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开始,我每年都会通过一个基金会资助一名偏远地区女高中生一年的生活费。

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希望在看到真相之余,还能做些什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哪怕只是好一点点。光有愿望是不够的的,还得有能力。能力还是要来自于足够多的视角,才能把事情做成。

4

美国有一个华尔街对冲基金的交易员,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他的名字叫Jason Trigg。在25岁那一年,他得知只要捐款2500美元,就能在穷国救助一个本来会死于疟疾的人。于是,他拼命工作,把绝大部分收入都捐出去。他认为这样就是人生意义最大化。

专栏作家万维钢认为Jason做得不对,他在文章里写道:“Jason这样等于是把自己变成一台从华尔街向穷国转移财富的机器,人不应该做这样的工具。康德说:人只能是目的。你也是人,你也是目的。你有你内在的价值,你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你能产出什么东西。你有权利、而且也应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仅仅在意那件事的结果。”

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会看到真相,会想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有的时候,我会想好好欣赏这个世界的美。每天我最放松的时间,就是吃完晚饭之后把手机关掉,直到睡前那么一两个小时。在这一两个小时里,我会躺在床上看书,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地欣赏文字的美、知识的美,

最近我几乎每天都要去深圳湾公园,看看海,吹吹风。等到工作没那么忙了,我打算请个长假,到全国各个地方走一走。等过几年,疫情在全球范围都被控制住了,我想到全世界各个地方走一走,欣赏大自然的美。

我曾经有过一个幻想,租个很大的房子,在里面布置一个少儿读书室。孩子们什么时候想来都可以来,在里面玩玩具,在里面看书。永远忘不了有一天下午在同学家,我在看书,两个小娃娃在旁边看童书和玩玩具。突然,小男娃笑着扑在我身上,把我给融化了。人与人之间这种真挚的感情,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美。

5

当我在看这个世界时,我看些什么呢?

要看到真。从一个视角看,看到只有片面的真相,不是全部的真相。要从很多个视角看,才能看到尽可能全面的真相。

要看到善。这个世界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更多的是复杂的一面。从足够多的视角看,才能找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向。

要看到美。真相有的时候会过分沉重,善的希望有的时候会太过遥远,我们歇一歇、停下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美。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是目的。

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里可以做一个类比。对爱情的渴望,是对美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求善;对知识的追求,是求真。

这样看世界是对的吗?我不知道。但是这让人有冲动赌一把,用人的一辈子下注,赌赌看就这么单纯而强烈地活着到底值得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