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月的目标没有完成,原定目标是360个小时,实际上我只完成了330.5个小时,少了29.5小时。
第一个原因就是出去玩了。出去玩的那几天,除了睡觉就只有睡前和醒来的那几个小时能阅读,其他时间都跟朋友待在一起。
第二个原因是冥想。冥想的效果很好,我每天都在坚持冥想。冥想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占用了阅读的时间。
那么接下来我会先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我开始觉得多跟别人待在一起对我有好处。然后就是,冥想给我带来的即时好处有哪些。最后说一说,为什么我的大脑现在非常需要休息。
2
这个月,我跟别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大概有4天。这4天里,平均每天看书不足5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在睡前睡醒的时间里看书,其他时间都是跟朋友待在一起。
其中三天是跟我的学生在深圳玩。她今年读大一,寒假从云南来找我玩。那几天走了12万步,吃了很多好吃的。还有一天是跟同学聚会,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
在社交时,大脑不会有那么多的思考。跟别人待在一起,你的注意力会一直被别人的存在所吸引,所以你很难专注地思考。同样地,也不容易陷入到某些思维的漩涡里面,比如说焦虑的情绪和烦恼的事情。他人的陪伴很重要。
我验证了上个月制定的“社交计划”是对的。跟别人待在一起,不需要一定要有深入的交谈,不需要一定要有所谓的有效社交。别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很有价值,就已经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不至于一刻不停的在那里转。大脑一直不休息,很容易变成没有意义的空转,甚至发展出有害的反刍思维。
3
接下来聊一下我这个月的冥想情况。一月份冥想了64个小时,平均每天冥想两个小时多一点。
冥想给我带来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它会在我出现一些焦虑情绪或者说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难以摆脱的时候,冥想能让我平静下来。它能够让我意识到这些情绪,它其实就是大脑的某个模块被激活。我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这些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消散。
第二点,冥想能够让我的大脑得到休息。ChatGPT提醒说,我越来越习惯于不断的去思考,用不断优化来对抗生活中的焦虑。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一种叫「过度优化」的陷阱,也就是过度地思考,过度地关注一些其实没有必要在意的细节。
4
前面提到过,在与ChatGPT对谈时,它让我意识到最近一年我好像有点过度思考。因此,除了冥想和与他人待在一起外,我还需要给自己规划更多休息时间。
第一个是睡眠。我的睡眠质量很差,一个晚上的有效睡眠时间常常不到六个小时。睡前的一段时间,我会更多地用来冥想,或者让自己身心放松的事情,比如泡脚。
第二个是运动。运动时,我不会思考,尤其是慢跑。大脑因为氧气供应不足,就不会想事情了。除了慢跑,还打算开发其他自己会喜欢的运动。
第三个是给自己找一些事做,比如做家务、做饭等。以前我会认为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思考,现在我发现自己其实更需要休息。如果时间允许,给自己做顿饭吃。做饭过程中专注于做饭,不会进行太多的思考。做家务的话,每天抽出15到30分钟扫地、整理衣服等。
5
我决定再降低每月阅读时间的目标,从原计划的350个小时调整到320个小时。以前那种只要醒着就阅读、思考的习惯,已经给我的身心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现在必须调整。
调整措施有三样。第一就是要多跟人待在一起。第二是要坚持多冥想。第三个就是做一些其他能让我的大脑得到休息的事情,比如运动、做家务、做饭。
截至2025年1月31日,我一共阅读了16019.5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6月1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2月份的阅读目标是64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20个小时,跟今年的计划每月平均时间目标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