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跟你分享了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三种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面对新领域的知识会很兴奋,会更加投入。
第二种能力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有了快速学习的能力,在需要开拓新领域的时候,能更有底气和更有竞争力。
第三种能力是,坚毅力。有了坚毅力,你会相信自己更能成事,会更耐心地去做事。
有人可能会问,阅读这么好,要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三种能力呢?你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首先,你要有广涉猎的习惯,不同学科的书都要看一看,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专业。然后,你要有猛爆发的习惯,在需要你快速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要能在短时间内让自己达到可用的水平。最后,你要有勤坚持的习惯,坚持看书,坚持多看书。
接下来,我会跟你分享如何养成这三种习惯。
2
如何才能养成广涉猎的习惯呢?首先,你不要给自己贴上某一门专业或某一个行业的标签,因为这样会变得局限。
由于大学分专业和社会分工,我们很容易给自己贴上一个专业或一个行业的标签。例如,我们会说自己是学计算机的,自己是学管理的,自己是学金融的。贴完标签之后,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惯性,认为不是本专业的书都是闲书,都不值得看。或者觉得我不是那个专业科班出身的,不是那个行业的从业者,就不可能学出一个什么名堂。
你是学计算机的,为什么不能看看管理学的书呢?带团队,你就会有要做管理工作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知识储备。
你是学管理的,为什么不能看看金融学的书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每个人都应该要有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富。
你是学金融的,为什么不能看看计算机科学,也就是it技术的书呢?这几年有一个新词,叫做Fintech,也就是科技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果你不具备基本的知识素养,怎么可能赶得上这一波新的潮流呢?
然后,可以买一些写得好的科普书,开始你的涉猎。买书的时候千万别买教科书或者是学术专著,门槛高,也没必要。写得好的科普书,才是最适合你这个初学者的。在挑选科普书的时候,要看看这本书是否能深入浅出地回答你这么三个问题:
1、这个学科的视角什么?
2、这个视角是怎么看待问题的?
3、为什么要这么看待问题?
如果这本书能回答得好,能让你看得懂,那就是好的科普书。如果这本书讲不明白这三个问题,那即便已经买回家了,也不要继续看下去,不要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最后,看书最好能少一点功利心,多从是否有意思这个角度做选择。我看书很少问这本书到底有用没有。因为我知道我有自己的局限,不可能预见未来到底哪些书对我有用,哪些书对我没用。所以我只要觉得这个学科有意思,这本书谈的主题有意思,我就会买回来看。如果只看那些所谓有用的书,那么就会错过很多现在看来没用但是以后有大用的书。
3
如何才能养成猛爆发的习惯呢?在有需要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形成入门级的认知基础。
冯唐是一个有名的小说作家,他的主业却是商业管理,曾经是麦肯锡的合伙人。在《成事》这本书里,讲述了他是如何快速进入一个商业领域的。首先,他会找出这个领域里的100个关键词,想办法弄懂这100个关键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整理出来一些问题,找几个本领域的专家给他讲明白。最后,找三到五本专著,仔细地看完。
除了这个实操方法,你还可以快速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要太早地陷入到细节当中,而是先从这个领域的大图景去看,画出一幅知识地图。这就好比环游中国,你要先买回来一幅中国地图,知道先从广东省先到福建省,而且没法开车开到台湾省。
有了这么一幅知识地图之后,你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决定如何分配时间和资源。如果你身处深圳,那就要先把广东省的地图给画出来,而不是花大量时间纠结北京市到底在河北省的哪个方位。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有这种爆发力了呢?如果能把自己关起来十天半个月,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出来之后就已经具备了这个新领域的入门级知识基础,那么你就是有爆发力的人。
4
如何才能养成勤坚持的习惯呢?
首先,你要每天都看书。《圆桌派》一期节目里邀请了邓亚萍,她在节目中说道:“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几年来我每天都要看书,但总有那么几天看书特别少。看书少的那段时间,我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看书的耐心没那么多,看书的速度没那么快,收获的效果没那么好。
然后,你要周期回顾自己看了多长时间的书。不要只相信自己的感觉,感觉是会骗人的。有的时候,你一天就看了十分钟,感觉很有收获就放下书不看了。有的时候,你一天看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感觉没有收获,就觉得看书没有用。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心思,看书就不会没用。我每个月都会统计自己看了多长时间的书。如果这个月比目标低了,下个月就要加倍努力。如果这个月达到目标了,下个月还要好好坚持。
最后,你要有一个长期的大目标。只有把一个长期的大目标拆分成多个中期的目标,然后再继续细分成更多个短期的小目标。长期的大目标就像是一幅大大的拼图,中期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就是大小不一的小拼图,为了拼好这幅拼图,有了大目标的图景,才能让每一个目标和小目标都变得有意义。我的长期目标是,有生之年看书达到十万个小时。中期目标是,2023年中达到第一个一万小时。短期小目标是,月报里定下的阅读目标。每读一个番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是我长期大目标图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总结一下,我跟你分享了看书要养成的三个好习惯,分别是广涉猎、猛爆发和勤坚持。
想要养成广涉猎的习惯,我们就必须做到不自我设限,选对好的专业科普书,学会以是否有意思作为涉猎的出发点。
想要养成猛爆发的习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学会快速搭建新领域的知识体系,能做到短时间内高强度学习以达到入门级水平。
想要养成勤坚持的习惯,我们就必须每天都看书,每隔一段日子回顾自己看了多长时间的书,还要有一个足够长期的大目标。
如果把看书类比成练功夫,那么要想成为一个绝世高手难不难呢?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真的很难,因为很多人对阅读有错误的认知,总是自我设限,很少能做到学以致用,常常坚持不下来。说不难真的不难,是因为只需要你一开始看书,就不要想别的。看完这半个小时,休息一下,再看半个小时。看多几天,看多几个月,看多几年,不要急,就耐着性子看。看着看着,阅读这门功夫你就入门了,内力就一点点深厚了。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可以下山了。纵横江湖,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