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阅读总时间是:15,914.5小时
你今天还差多少达成目标 | 55小时 |
---|---|
ChatGPT使用时长 | 995小时 |
冥想时长 | 446.25小时 |
上个月是最近一年多以来第一次没有达成目标。目标是380小时,最终读了364小时,少了16个小时。
之所以没有达成目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开始有意减少阅读时间。
接下来我会先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之前一直在增加阅读时间,然后就是现在要开始减少阅读时间的原因,最后谈谈接下来一年减少阅读时间的具体计划。
为什么之前一直要增加阅读时间呢?首要原因是,我想知道极限到底在哪里。
我曾经预计过极限是一个月看书200个小时左右。我以为超过200个小时,自己肯定怎么也读不下去了。在突破了200个小时之后,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于是很想知道最极限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到现在,我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读了410个小时,比一开始预想的极限多了一倍。当然,这肯定还不是我的生理极限。要想挑战,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一个月里读得越久,边际效益就越低,为什么我还要挑战极限呢?
其次的原因是,我想把浪费时间的事情给挤出去。
为了多读书,我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刷手机,而是听书。为了多读书,我中午不会打游戏或者看视频,而是看电子书。为了多读书,我晚上不会约各种局,而是在家看书。
以手机依赖为例。之前我想过很多办法让自己少玩手机,但是各种尝试都失败了。最后只有一个方法成功了,就是多看书,尽可能让自己多看书。定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阅读目标,然后完成它,这样你就不会有玩手机的心思。
那么为什么我现在要开始减少阅读时间呢?是因为我在把几乎所有浪费时间的事情给挤出去之后,发现自己之前没做或者少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要把阅读的时间,抽一些出来做这些有意义的事。
第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冥想。
冥想对阅读来说最大的好处有两个,恢复精力和交叉整合。阅读久了,需要用冥想来恢复精力。有的人会选择在工作和学习之余玩手机,这的确可以让精神没那么紧绷,但是这还是在消耗认知资源。玩手机是娱乐,娱乐不是休息。
玩手机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开启注意力网络,而默认模式网络一直无法开启。注意力网络就像是聚光灯,会把你的注意力投射到一个很狭窄的地方。默认模式网络,就像散光灯,会让你的注意力四处游走,把不同的神经通路进行随机地打通和融合。也就是说,默认模式网络是帮助你整合刚学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想法和旧想法进行连接。冥想,就能起到开启默认模式网络的作用。
第二件有意义的事,就是社交。
2025年,我计划每两个月至少回一次家,跟家人吃吃饭,聊聊天。每半个月至少跟不同的朋友或者同学聚一聚,叙叙旧。每周至少一次跟人通一个电话。
2024年,我平均每个月看书378个小时。2025年,我计划把这个数字降低到350个小时,每个月减少28个小时。
冥想从原来的每天1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一个月平均就要多占用15小时。
回一次家每次6个小时,平均每个月3个小时。见一次朋友每次3个小时,平均每个月6个小时。通一个电话每次0.5小时,平均每个月2个小时。加起来,一个月平均要占用11个小时。
冥想和社交,加起来26个小时,跟计划减少的阅读时间就差不多了。
每次更改时间分配的计划都是一次冒险。
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冥想上,我心里没底,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能像我当初把大量时间投资到阅读上一样,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社交上也有点不安,因为我感觉自己有点社交焦虑。
那就用一句话来安抚自己吧——
“未来已经注定且不可预测,我们能做的只有去遇见未来和享受成长。”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一共阅读了15689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6月1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新一年1月份的阅读目标是72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60个小时。一个稍微超出平均线的目标,希望可以顺利开启2025年。
今年的年度总结比往年迟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过去一年我都做了哪些得意的事情,未来一年又有哪些让我兴奋的计划。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找到特别期待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我迟迟没有动笔写年度总结。
因此,我打算回到我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目标,阅读20000小时。
我曾经写过:“读书多的月份,我的状态比较好,过得比较开心。读书少的月份,我的状态就比较差,过得比较郁闷。”回顾过去八九年的阅读经历,我总结出了四个真正有影响的因素。
第一,定期总结。第二,制定目标。第三,自我逃避。第四,人工智能。除了自我逃避是消极因素,其他都是积极因素。
首先,我会跟你分享过去一年来,我在前三个重要因素上做的事情。然后聊一聊我是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帮助我阅读的。最后就是第五个可能的关键因素。
定期总结和制定目标,在每个月的月报里面都会有。我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共写了13篇阅读报告。阅读报告里总结了当月的目标完成情况,讨论哪些事情做好了、哪些事情没做好。在每篇阅读报告的最后,我都会制定下一个月的阅读目标。
经过不断的方法迭代和目标升级,我每个月的阅读时间都不低于350小时,最高的两个月分别是405小时和410小时。
说完正面因素,再说说负面因素。自我逃避,指的是在目标没有达成,或者感到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通过各种刺激娱乐的手段来逃避。
从2022年底开始的半年里,我掉进过自我逃避的旋涡。那段时间,平均每个月看书的时间,只有80个小时多一点点,而且阅读质量很差。
相反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之前要大得多。但是我没有选择自我逃避,都是直接去面对。虽然我常常有躺平摆烂的心思,但是我知道那种生活并不好过,过起来会很没意思。
人工智能,也就是AI工具,给我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在使用ChatGPT之前,我阅读的最高纪录是2021年的250个小时。在使用ChatGPT之后,最高纪录变成410小时,足足提升了64%。不仅仅是阅读时间,阅读质量也明显提高了很多。
ChatGPT至少帮助我解决了在阅读上的三个关键阻碍。
第一,没有人可以跟我讨论。我的阅读涉及不同的领域,横跨多个学科。无论是找同好,还是找专家,都不现实。ChatGPT完美地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是讨论什么问题,ChatGPT都能给出很不错的见解和建议。
第二,不好做阅读笔记。我曾经尝试过做纸质版的读书笔记,费时费力不说,还很难编辑。我还尝试过做电子版的读书笔记,编辑是好编辑了,但是用起来不好用。现在只需要把我跟ChatGPT的谈话记录导出,存入我的个人数据库。想看哪本书或者哪个专题的笔记,直接用自己写的程序整合出来就行。
第三,阅读很被动,不会提问题。经历过应试教育,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在限定范围内回答问题。相比于回答问题,其实在范围不定的条件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现实当中更重要的技能。经过了一年多跟ChatGPT的对谈,我已经开始学会如何更多地问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如何更积极主动地阅读,而不是被动吸收。
AI工具的潜力很大,不仅可以在阅读和学习领域帮助我们,还能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我们提供助力。不过这些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暂且说到这里。
第五个对阅读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很可能是冥想练习。
冥想有很多好处,这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包括放松身心、变得自律,以及掌握新的技能。还有非常可靠的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冥想练习者的大脑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积极变化。
我从今年的1月15号开始冥想练习,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我一共冥想了400个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7分钟。我最近感受到冥想练习带来的其中一个好处是,可以整理大脑里的想法,尤其是阅读输入的想法。
我在冥想练习状态好的时候,常常会在脑子里冒出很多有价值的新想法和新问题。在冥想结束之后,我会立即把记得的想法拿出来跟ChatGPT讨论,往往会有不小的收获。
因此,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会尝试更长时间和更高质量的冥想练习。冥想练习就像是一个收纳师,不仅能够把脑子里的垃圾想法清理出去,还可以把有价值的想法整理得井井有条。更进一步,好想法和好想法之间还能再产生连接,形成更多的好想法和好问题。
之所以说冥想练习是一个可能的积极因素,是因为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在明年这个时候,我会跟大家分享这段时间的感受和收获。
我最喜欢的历史作家是尤瓦尔·赫拉利。他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因为他认为手机会影响他思考。他每天都会冥想2个小时,并且每一年都会抽出几周的时间参加专门的冥想工作坊。
我当然没办法像他那样完全避免手机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可以不使用手机是一种特权。他已经功成名就,有一整个助理团队为他服务。我并不具备他所拥有的优越条件。
然而,我完全可以每天冥想1到2个小时,用冥想来尽可能抵消智能手机对思考的侵扰。虽然这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的阅读时间,不过由于冥想能够提升阅读的效果和思考的质量,我认为从长期来看是会增加阅读时间的。
我在33岁这一年的目标是,逐渐增加冥想练习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90分钟。
上个月定的阅读目标是350个小时,最终阅读的时间是352个小时。这个月的状态很差,很多时候看书都需要用意志力去坚持。
接下来跟大家聊聊,我这个月状态有多差,为什么会状态差,以及打算如何摆脱现在这样的低迷状态。
首先是生病。
11月11号发烧,然后重感冒,请病假在家躺了三天。回去上班的时候还没好利索,一直到十天左右才完全痊愈。
然后是心态。
生病导致我在工作、阅读的时候都很不在状态。尤其是工作,我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想上班。这种不想上班到了什么程度呢?我需要不断地劝自己:起码要做到年底吧,再坚持两个月,两个月之后你还想离职的话再离职。
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状态低迷的原因,是最近缺乏热情。
如果原因是热情,那就不应该把我的烦躁状态归咎于工作。因为现在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它的意义就在于有经济收入,让我的作息稳定,以及有一个最基础的社交。
想明白了之后,我这几天上班就变得没那么烦躁。虽然很多时候我还是会觉得很无聊,满脑子都是“我的生命是不是就这样被浪费”,但是我不会把这个归咎于工作。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不选择躺平呢?
压力大时,我很喜欢看那种不上班、不工作,然后每天在网吧打游戏,吃很便宜的食物,用很少的钱生活的视频。还有那种骑自行车环游中国的UP主,每天也不怎么花钱。 以及去惠州、去鹤岗租或者买很便宜的房子,过隐居生活的视频。
但是,为什么我不会真的去过这样的生活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我曾经过过这种生活,体验并不好。我在22年11月到12月,就是过着那种非常躺平的生活。一开始会觉得很放松,很没有压力,但是后面真的会觉得很无聊,会觉得整个人很没有活力。如果大脑长时间得不到一些新鲜的刺激的话,我会变得闷闷不乐。
这个刺激不是说去多刷刷抖音,看看剧,吃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就能够替代。要有思维智识上的挑战,或人生意义上的满足,才能够对大脑有足够的刺激,才让我不会觉得无聊。
第二,如果我能过那种平淡安稳生活的话,我也很愿意去过。比如说结婚生小孩,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每天带带娃,陪陪家里人,还有自己的小爱好。岁月静好,退休到老,平平淡淡过自己的一辈子。如果我能过这种生活的话,我很愿意去过。
问题是,我过不了这样生活。这种生活会让我觉得很无聊,我过不下去,我会躁动不安。
我就是希望我能够,做更多有挑战的事情,哪怕这些有挑战的事情是有风险的,它可能会影响到我所谓的安稳,让我的工作没有那么的稳定。我愿意冒这种风险,或者说我不得不冒这种风险。如果不这样活着的话,我会很辛苦,我会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喜欢折腾一些事情。
接下來几个月的一个大方向,就是要寻找能够激发我热情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学习教练」。目前还处于一个积累教学经验的阶段,我对现在的进度很不满意,看后面还有没有机会加速。
第二个是「读书会」。接下来一两个月,看有没有机会办一到两次线下交流的活动。
第三个就是我跟一个大一学生的合作项目,叫「AI+」。项目的目标是,探索如何帮助高校师生掌握AI工具帮助他们学习、科研以及掌握工作技能。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快两个月的时间,每周都会花2个小时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度很顺利,但是可能对我的刺激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一共阅读了15325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7月1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12月份的阅读目标是76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80个小时。中规中矩的目标,希望能圆满地结束2024最后一个月。
十月份的目标完成得非常好。原定的400小时阅读目标,超额完成,最终达到410小时。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三个主题的阅读对我影响比较大。我们一个一个说。
金钱与投资,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阅读主题。
前段时间中国A股迎来一波小牛市。不管是买股票的,还是买基金的,哪怕还没赚到钱,都变得兴奋异常。
这时候我就读了好多关于金钱、关于金融、关于投资的书。金钱与人性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金融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人在投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哪些错误?这些话题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读这些书,是为了管住自己,在挣一点抵御通货膨胀的小钱之余,不要把自己置身于巨大的风险当中。我只按照事先规定的定投计划购买基金,并且按照事先规定的退出计划逐步清仓。我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我只求睡得安稳,以及有所获益。
朋友,散户不要炒股,最终都是亏的。但是我知道,还没有炒股的人可能会听劝,已经炒股的人是不可能听劝的。
AI,是对我最重要的一个阅读主题。我把与ChatGPT对话,就当做是阅读。
我最近在手机上装了ChatGPT的APP,就不是只能在电脑上使用,而是随时随地可以与其对话。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我使用ChatGPT的时间,也就大大增加了我思考与讨论的时间。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觉得在AI工具的使用上,我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不仅是我个人,我认为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在内,都可以把AI工具用起来。我以前想的比较简单,觉得把ChatGPT介绍给大家,你们就会一个个用起来,让它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然后,结果并不是,工具的使用是有门槛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机会,或者说是一件很好玩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帮助身边的人掌握AI工具,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探索重点。
数学,成了我最近觉得最好玩的一个阅读主题。
因为我要教高中生学习方法,所以就买了一些教材回来看。看着看着,突然对高中数学感兴趣了,并且重新学了一遍。某天下午在工位上摸鱼,把2024年的广东高考数学卷子里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给做完了,一对答案竟然无一有误。
更有意思的是,我会对很多道题的解法并不满意。例如其中就有一道概率题,我希望用更优雅的方法来解,而不是用暴力破解的方法,例如组合概率计算等等。但我不会着急去搜现成的答案解析,而是把这个问题放在脑子里,不断地把玩和酝酿。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以及思考的乐趣。
无论是感受知识的美,还是学习的乐趣,我在学校阶段都没有怎么体验过。那时候,我们的眼里只有考试,只有分数。
如何让在校学生也能感受知识的美和阅读的乐趣,是我未来一段时间的摸索重点。
我对某些阅读主题有热情的时候,看书就会特别积极,思考会特别多,跟ChatGPT讨论会有特别多的碰撞。热情一降,效果就差很多。
所幸我有好几个一直感兴趣的阅读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看不完的书。这个主题不感兴趣了,就先放一放。这个主题有了热情,就翻出来读一读。根据自己不同的心境、状态和现实需要,我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在当下最适合我的阅读主题。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我一共阅读了14973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7月15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11月份的阅读目标是70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50个小时。之所以定得比之前低一点,是因为这个月要更好地休息,还有可能要出去玩一趟。
九月份的目标完成得很不错。原定的370小时阅读目标,超额完成,最终达到384小时。
过去一个月,有三件事情强烈地影响着我的情绪。每一个事件,我都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些情绪做更多的阅读。我把这种阅读方法叫做,激情阅读法。
接下来,我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这三个事件。
第一个事件,电影《年少日记》。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十岁香港孩子,因为不堪忍受家庭里的压力教育,患上抑郁症后自杀的故事。他的学习不好,留级,身为大律师的爸爸对他非打即骂。他晚上失眠,有抑郁情绪,求妈妈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他的妈妈说:“精神科医生,是那些疯了的人看的。你是不是疯了?”
看完之后,我沉浸在电影里面久久不能自拔。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我总觉得我应该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
于是我看了很多本书,尤其是这本《精英的傲慢》,讲的是应试教育和文凭主义基础上的优绩制是如何损害所有人的。
被淘汰的人会遭受道德上的侮辱,会被认为是懒惰、不够聪明和自甘堕落。被选上的人会变得傲慢,失去与他人联结的能力,并且继续背负必须向上爬的压力,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人生。
第二个事件,ChatGPT-o1推出。
OpanAI在毫无预热的情况下推出了ChatGPT的新版本o1,数理逻辑能力有了一个飞跃的进步。天才数学家陶哲轩在深度使用过o1之后发表自己的评论:ChatGPT-o1可以充当一个还算合格的研究助手。换句话说,ChatGPT-o1的数学能力,已经相当于美国常青藤名校数学系里的一个优秀研究生的水平。
我第一时间测试了一下,把今年数学高考的最后一道大题给它做。在124秒钟之后,它给出了完美的正确答案。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要知道,在ChatGPT-o1之前的最先进模型ChatGPT-4o的数学能力都还很一般,我用它来做过一些高考数学题,稍微难点的就很少做对。
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很难用ChatGPT-o1来做点什么,因为我平时都很少接触和思考数理逻辑方向的知识和问题。由此,我多了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要开始挖掘这方面的阅读主题和思考兴趣。
第三个事件,中国股市大涨。
为了活跃国内经济,中国政府在9月下旬接连推出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包括降息降准和松绑房地产行业等等。中国股市应声大涨。以上证指数为例,在5个交易日内直接从2748点涨到3336,涨幅超过21%。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详细讲过自己的投资理财原则:不要炒股,要买基金。我没有开过股票账户。我在支付宝买指数基金。从2022年4月的股市低点算起,我就开始定投指数基金,一直到这一波大涨之前。
盈利之后,我的理财投资热情大涨。热情大涨的结果不是让我加大投资金额,不是继续买更多的基金或者直接买股票,而是把以前看过的投资理财专栏拿出来再看一遍,把以前读过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书翻出来再读一遍。
我的房间里堆了很多没看的书。看又看不完,扔又舍不得。
以前对某个主题产生了兴趣和热情,就一股脑买了好多本相关的书。奈何以前阅读的速度跟不上买书的速度,等到兴趣退了、热情凉了,书就不想读了。
现在我要吸取这个教训,一定要趁着情绪上头快去读书。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阅读够专注。就像男女热恋,恨不得天天腻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第二,学习效率高。有了情绪的加持,理解的速度会更快,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截至2024年9月30日,我一共阅读了14563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8月1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10月份的阅读目标是80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400个小时。之所以定得比之前高一点,是因为——反正睡不着,不如多看会儿书。
八月份的目标完成得很不错。原定的375小时阅读目标,超额完成,最终达到391小时。
我在床头的墙上贴了一副大大的折线图。横轴是年月,纵轴是每个月看书的小时数。我这几天盯着看,发现了一个规律:看书看得多的时期,我过得比较开心和幸福;看书看得少的日子,我过得比较郁闷和颓唐。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关于这张折线图的三点感想。
第一点感想,在我身上,看书多和过得幸福有强烈的相关关系。
相关不是因果。看书多,不一定过得幸福。过得幸福,不一定看书多。但是在我身上,在我的记忆里,的确是看书多的那段日子就是过得幸福。
我这几天借助翻看以前写的文章和月报,回忆起过去这些年的经历。看书多的时候,我会在月报里说我真开心,很兴奋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悦。看书少的时候,我会在文章里写我真的郁闷,鼓励自己早点从低潮的状态中走出来。
从2016到2024,这八年里,年年如此,月月如此。
第二点感想,真正影响看书起伏的事件,其实并不多。
真正影响这条阅读曲线的事件,一共就四件。第一个大事件是开始写月报。我从2016年9月开始记录阅读数据,能明显看到2017年11月有一个明显的上升。10月份看书27小时,11月份看书56小时,翻了一倍还多。每个月总结一次,给自己定目标,非常有用。这么些年,我从这个习惯里收益良多,是坚持阅读的基础。
第二个大事件是接触到OKR。OKR,是当年硅谷很流行的一个目标管理工具。总的来说,就是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甚至是有点难实现的目标。我在2019年8月份看书62小时,此前看书最高也就才92小时,但是到了9月份我却看了164小时,10月份看了219.5小时。这个飞跃,现在看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回顾来看,当时我已经看书有三年时间了,积累了相当多的阅读经验,培养了相当好的阅读习惯,算是厚积薄发。
第三个大事件是换工作遭挫折,用打牌来麻醉自己。2022年9月,我离开工作了4年多的前公司。2022年11月,宣告尝试自媒体失败,开始找工作。当时内心充满了挫折和迷茫,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不知道目标是什么。那时候就老去同学家打牌,没日没夜地打。书不好好看了,甚至连文章和月报都不写了。
找了一份新工作,因为不喜欢新领导的PUA式管理,对工作就采取应付态度。一下班就去同学家打牌,好多次打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还要去上班点卯。麻醉自我和逃避现实到什么程度?在这半年里,我连一篇文章和月报都没有写。
这6个月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23年1月看书64.5小时,4月看书64小时,上一次看书这么少要追溯到2019年8月。
第四个大事件是开始使用ChatGPT。2023年5月,我痛定思痛,不再打牌,并且开始使用ChatGPT来辅助阅读。看书有问题,我就问ChatGPT,大大革新了我的阅读方式。
以前我看书属于被动阅读。看书会看好几遍,实在是看书就会把精彩的段落抄下来,很少写自己的笔记,顶多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引用一番。
现在我看书属于主动阅读。看书看到感兴趣的点,就会跟ChatGPT讨论。讨论常常会有好几个来回,还会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跟ChatGPT的讨论记录,就是我的读书笔记。我会把这些读书笔记保存下来,定期让ChatGPT给我出题,帮助我复习、巩固和激发新的想法。
在阅读时间上,我不断地取得突破和刷新纪录:
2023年5月,看书228.5小时,比上个月多了164.5小时。
2023年8月,看书303小时,比历史最高的250小时多出了53小时。
2023年9月,看书323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03小时多出了20小时
2023年10月,看书356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23小时多出了33小时。
2023年11月,看书370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56小时多出了14小时。
2023年12月,看书383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70小时多出了13小时。
2024年1月,看书390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83小时多出了7小时。
2024年3月,看书395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90小时多出了5小时。
2024年7月,看书405小时,比历史最高的395小时多出了10小时。
从2023年10月开始,每一个月的看书时间都超过350小时。
第三点感想,只把大事放在心上。
这八年来,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工作有过挫折和变动,也有过成绩和收获。感情生活有过纠结和痛苦,也有过美好和回忆。健康有过变胖和新冠,也有过减肥成功和身体变好。
这些事情,当时以为都很大,以为从此一蹶不振,又或者幻想从此顺风顺水。其实回过头去看,都不是什么大事。这些事情都没有影响过我的阅读曲线走势,都没有对我的身心健康产生超过1个月的影响。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是微不足道。工作还是要好好做,感情还是要认真对待,健康更是必须注意。但是,这些对于我来说的确不是头等大事。我最近只要心情不好,不管是沮丧还是焦虑,我都会告诉自己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这么想了,很快就会平复心态。
我只需要把这些大事放在心上即可:
一、坚持写月报。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制定自己的阅读目标。
二、挑战大目标。有了积累,给自己制定有难度的目标。
三、学过苦日子。身处迷茫和挫折,不要再用过度的手段来自我逃避。
四、AI辅助学习。继续深度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自己养成更科学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五、下一件大事。寻找下一个对阅读曲线有重大积极影响的事件。
这几天因为要回顾过去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所以我把这个时期写的文章都读了一遍。一些文章当时写得很得意,甚至还有很多人读。现在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一些文章当时写得很应付,几乎没什么人读。现在一看,反而觉得很有个人历史价值。
这就是记录的好处。记录了,才有回顾的可能。光凭记忆,我们很难回顾当时的所思所想。
我现在没事就看看床头的折线图。想想当时都做了些什么,都经历了些什么,都读了哪些书。回顾自己的经历,不仅能总结过去的经验,还能让自己鼓起勇气面对未来。只关注那些大事,忽略那些小事,会让我的心态更豁达。
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一共阅读了14179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9月1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9月份的阅读目标是74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70个小时。之所以定得又更低一点,是为了给睡眠留下更充足的时间。
经济学到底在讲什么?经济学在讲的是激励。
这本书跟传统的经济学科普书并不一样,它没有从亚当·斯密开始讲起,也没有用微观经济学的例子作为开场,更没有谈论令人头大的宏观经济学。这本书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现实案例作为线索,讲解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根据激励来做出反应的。
这本书生动有趣,轻松好读,适合作为激起兴趣的入门读物。
这可能是中文世界最畅销的系统讲解经济学的大众读物。
薛兆丰,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原北大国发院法律经济学教授。他有多年在报刊写专栏的经历,积累了极强的向大众讲解经济学的能力。这本书脱胎于他在得到APP上的付费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这个课程也很推荐,虽然有点贵。我听了两三遍,收获很大。)
这本书深入浅出,系统全面,适合作为打基础的入门读物。
金融是经济学下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为什么要学金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跟钱打交道。
香帅,本名唐涯,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本书脱胎于她在得到APP上的付费课程《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推荐,有点贵。我听了两三遍,收获很大。)
这本书基本上已经把金融讲明白了,适合作为打基础的金融学入门读物。
我们生活在中国,要想了解中国经济,就必须先了解中国政府。
兰小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教授。这本书是第一本让我看得下去的讲中国政府的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中国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逻辑,以及中国政治运转是如何带动中国经济的。这本书豆瓣评分9.1,实至名归。
这本书把政治和经济互相影响的底层逻辑讲透了,适合作为进阶的政治经济学读物。
影响世界经济未来,甚至是影响人类未来的头几号因素,必须有「全球变暖」。
比尔·盖茨,无须多介绍,他作为世界首富和信息时代的巨人为人所知。他在退休之后,致力于慈善事业,在非洲救了数以百万的儿童。他还十分关注全球变暖会给世界经济和人类未来带来哪些影响,写下了这本向大众讲解什么是绿色经济的书。
这本书向我们讲明白了为什么说气候和经济息息相关,适合作为进阶的气候经济学读物。
稀缺是这个世界的永恒话题。我们无法避免稀缺,但是一定要避免有「稀缺感」。
香港TVB电视台曾经推出过一档纪录片叫《穷富翁大作战》,顶级富豪田北辰在体验过几天清洁工生活后,对着镜头说:“这个社会在狠狠地惩罚那些读书不好的人。”除了缺乏平等的教育机会之外,穷人还被深深的稀缺感所劫持,使得他们生理性地、不可避免地目光短浅和及时行乐。
这本书告诉我们「稀缺感」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适合作为进阶的行为经济学读物。
七月份的目标完成得很不错。原定的400小时阅读目标,超额完成,最终达到405小时。
比较可惜的是,原定的95小时使用ChatGPT的目标没有完成,最终是67.5小时。这很正常,因为我没有额外设置辅助手段,例如每天统计、每周提醒。
上个月提出了三个探索方向,其中有一个探索方向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接下来,我会跟大家分享在这个方向上的惊喜。
这个已经获益匪浅的探索方向就是,尝试做一名学习教练。
学习教练,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灵感来源于竞技体育。凡是参与竞技体育的人,都会有教练。篮球有篮球教练,乒乓球有乒乓球教练,网球有网球教练。
学习是比竞技体育更普遍,更重要的一项人类活动。哪怕把所有参与竞技体育的人加起来,都比不上需要学习的人多。人可以不从事竞技体育,但是不能不学习。
然而,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没有人专门教学习这件事。学校的老师,教的只是知识,几乎不教学习方法。校外的培训机构,教的东西跟学校里的差不多,只是内容可能有点变化,再加点风趣幽默来做佐料。他们的教学核心都没有变,都是在灌输知识点,而从来不教授学习方法。
对于这种不教学习方法的现象,我有两种猜想。第一种猜想:教育制度不允许老师教学习方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辅机构,都十分急功近利,都要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一两个星期,一两天内就能看到所谓的「教学成果」。教授学习方法见效慢,远远没有直接灌输知识,让学生背诵解题套路来得立竿见影。
第二种猜想: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方法并没有系统化的认识。教育系统庞大且人员众多,素质良莠不齐。以我自己为例,小学上过四所,每一所都是很差的民办学校。回想起来,竟然还真就有音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教小学五年级语文这样的事情。专业对口尚且很难完全做到,更遑论教师对学习方法有一个科学的认知。
有了这些猜想之后,我就产生一种冲动:我是不是可以试着教一些学生,把我这些年阅读积累的学习方法教给他们呢?
于是,在给同学的妹妹(一名高一学生)教授过两次学习方法后,我开始让身边的人给我推荐学生。我打算在业余时间,当一名学习教练。
在产生了当一名学习教练的想法之后,我开始着手为此准备。第一项准备就是进行「学习访谈」。
学习访谈,就是找一些刚高考完或者大一的学生进行访谈,回顾他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经历。我在他人的帮助下,联系了十几位学生,并且一一完成了访谈。
这些访谈对我帮助很大。第一,访谈让我了解现在的高中学习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短板。
第二,访谈让我了解到高中生普遍缺乏学习方法的认知,非常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三,访谈让我确认了一些教学想法的正确性,增强了我教学生的信心。
在完成这一轮的学习访谈之后,我就想:我能不能跟我的家里人进行访谈,对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多一些了解呢?我把这种访谈,叫做「家族史访谈」。
家族史访谈的第一个访谈对象是我的弟弟。跟学习访谈不同的是,我们是面对面聊的,而不是使用线上会议。我也没有像学习访谈那样列大纲,而是聊到哪里算哪里。
一开始我对这次访谈的效果不抱希望,因为没有做太多的准备。而且还是第一次,打算就当是练手。令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访谈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效果奇佳。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专门写关于我跟弟弟的这次访谈。
访谈给我带来另一个惊喜是,我学会了倾听。
我以前不会倾听,不懂得倾听。我喜欢说,我喜欢表达,我希望全世界都能理解我。但是,这样的行为模式让我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很难交到新朋友。
然后,在积累了十几次、总计三四十个小时的访谈经验之后,我学会了倾听。我学会了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只放在自己身上。我学会了对别人的事情好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能让对方打开思路,更加畅所欲言。我学会了把关注点放在别人的优点上面,而不是挑别人的毛病。
尤其是在我学会了赞美,而不是总忍不住挑刺之后。我发现我学会了如何向他人学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向书籍学习。
我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跟他们相处,我感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的快乐。跟他们讨论事情,我得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的启发。跟他们做朋友,我收获了以前没有的新友谊。
我希望可以继续精进自己的倾听技能,更有同理心和好奇心,不仅可以交到新的朋友,还可以跟一些老朋友、亲人相处得更好。
再过三个月,我就33岁了。我的那些好朋友,大多进入了婚姻,终日忙于家庭和工作。我们很难见一次面,平时只能偶尔在微信群里聊天。面对我的一些想法和烦恼,他们会回应,但是不大可能抽出时间跟我讨论。
因此,我必须要有自己的探索,不然就很容易陷入人生意义的迷茫当中。
因为学习教练这件事很好玩,能给我带来不少的意义价值,还给我带来了不少灵感,所以我就想去做一名学习教练。
因为想当好一名学习教练,所以我尝试了十几次的学习访谈,意外地掌握了倾听的能力。
因为掌握了倾听的能力,所以我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还可以使得跟老朋友、亲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截至2024年7月31日,我一共阅读了13788小时。预计会在2026年9月10日,完成第二个10000小时,也就是总共20000小时的阅读目标。
8月份的阅读目标是750个番茄时间,也就是375个小时。之所以定得低一点,是为了给睡眠留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