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起于但不止于朋友圈的价值观梳理

「朋友圈再体验」

1921年,荣格提出内/外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内向不等于社交焦虑/恐惧,不参与活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多数情况下,独处让他们感觉更舒适。

内向者经常会有这么几种烦恼:
1.更难从社交中得到满足
2.嗨不起来
3.敏感,容易胡思乱想
4.内向者不愿意做“自我推销”
5.内向者更倾向于深度交流,建立深度关系

我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人。回忆起小学时候的事情,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使用微信的时候关闭了“朋友圈”这一功能,因为觉得它实在是很浪费时间。

接近两个月前,我又重新启用了朋友圈。这一次,决定用自己做一次尝试。

从2016年8月3日开始,一直到2016年9月29日,我一共在朋友圈发了43条信息,并且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没有删除其中任何一条。

在8月6日的一条朋友圈里,平时玩得非常要好的同学以半开玩笑地口吻评论道:“以后再用公众号的身份发朋友圈我就屏蔽你!”

这可能反映出一些人的看法和观感,只是跟我不太熟没有说出来而已。朋友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晒一些吃吃喝喝逛逛”的地方,潜规则的是照片要多一点,文字最好不要长于50个字。

但是我发的朋友圈不一样,大概有以下三类:
1.短文类。只有字,没有图,字数常常在200字以上,甚至有一次写了1000字。
2.调查类。问朋友们一些问题,期待他们跟我互动。
3.文章类。把我在公众号写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这样的做法实在太不合群了,非常容易惹人讨厌。

「付出的代价」

我们的目光先从朋友圈暂时移开,看看老外的成功学鸡汤是什么样的一个调调。

鸡汤和成功学在中国几乎已经是被彻底污名化了,这大概跟一些成功学大师和鸡汤写手脱不了关系。其实国外已经有很多正儿八经的教授学者用认真严肃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并且给出合理靠谱的建议。

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Jeffrey Pfeffer在他的著作Power: Why Some People Have It - and Others Don’t里就研究了关于当权者如何上位的秘诀,这本书好像还没有中文版。

在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设法突出自己
2.自我吹嘘
3.敢于提要求
4.敢于打破规则

还对中学学过的历史有印象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1971年7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当时还不是国务卿,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面见毛主席,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个中国人的老朋友还在上学时的经历,就被Jeffrey Pfeffer写进了书里当做典型例子。

当年还在读书的时候,他非常能自我吹嘘,甚至可以说傲慢无礼。明明是个学生,却在同学中间摆教授一样的谱。他每次跟别人约时间都故意表现出自己时间表很紧,而且一定要迟到十五分钟。 

按一般眼光,基辛格不但欺下,而且媚上。他想让一个政界要人当自己的导师,这位要人想把他打发走,说你把这25本书都读了再找我吧。别的学生在这一步都会知趣地退出,而基辛格真的去读了那25本书,还写出了详细地读书报告,逼得对方不得不给他当了导师。
 
 为了突出表现,基辛格还不管不顾地写了长达三百多页的本科毕业论文,搞得校方不得不规定以后本科论文不得超过一百页——这个规则后来被学生们私下成为“基辛格规则”。 

你喜欢身边这样的同学吗?事实上没有多少同学喜欢基辛格,但是同学们都认可他是个强人。

今天之所以提到这本书和基辛格的例子,并不是说我有多么远大的志向和野心,而是想要引出下面的另外两句更为重要的话。

第一句是作者说,“让人喜欢”其实是个被高估了的素质。有很多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别人喜欢他,而喜欢其实是一种肤浅的情感。

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常常会打破规则,并非刻意如此,只是不在乎。

他们不是来适应世界的,而是来让世界围着自己转的。他们并不是故意打破规则来树立形象,做给别人看,或者蔑视规则——他们只不过是认为跟自己要做的大事相比,这些小规则不值得遵守。

所以第二句是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如果你觉得值得,那就去做。

「我的收获」

首先就几条典型的朋友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这么发,以及发出去之后取得了哪些收获。

第一条:除了微信,你们用得最多的APP是什么?我用得最多的是即刻。
为什么发: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获取渠道,而手机应用就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渠道。我想了解其他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跟我有什么不一样,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
收获什么:什么都没有,因为回复我的人很少很少。

第二条:有喜欢跑步的吗?诚邀你未来一个月每一次跑步发一条朋友圈,哪怕只对我一个人可见也行,我承诺每圈必赞。有意者点赞,没意者也可以点赞。
为什么发:我们都非常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时那段时间我打算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所以希望在看到大家都在跑步的时候自己能坚持下去。
收获什么:效果非常好,看到别人经常跑步,跑得距离和速度都很客观,我自己也就更加容易坚持跑步了,明显感觉每天出门跑步的时候都没那么困难。

第三条:做一个小实验,私聊问你两个简单小问题。有兴趣的点赞。
为什么发:当时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某一个效应,非常兴奋,就打算在微信好友里面做一个测试。
收获什么:收获非常巨大。写成了最近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并且跟小伙伴们多了很多互动,启发了我结合实验写文章的想法。

其实,在朋友圈找小伙伴做的实验很难有科研意义,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符合应有的要求。但好处是原先意想不到的,起码有以下三点:
1.引起对方的关注,动手做实验对细节的感受跟只是听说完全不一样
2.增加我跟好友们的互动
3.让我知道哪些人对当前研究的问题感兴趣

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155位联系人,平时有交流的不超过三分之一,在重新启用朋友圈功能之前就更少了。

如果我这样使用朋友圈的方式真的引起某些人的不满的话,他们可以屏蔽我,不要删好友或拉黑名单,因为留一个联系方式还是可以的。就算拉黑了也没关系,本来就不熟,“君子断交,不出恶言”,挺好的。

有一些平时不熟甚至几乎不联系的同学朋友跟我的互动多了,其中不少对我写的文章和思考的问题相当感兴趣,交流了很多,也对我有很多鼓励。本来算不上朋友的人成了朋友,而且是值得深交的朋友,收获非常大。

这些朋友对我有着很正面的影响,还会把我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让他们的一些好友看到。因为这样,我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学弟学妹以及同龄人,建立了本来不可能建立的联系。

这些收获,都是我打破所谓的朋友圈规则带来的,付出的是“可能不被某些人喜欢”这一微不足道的代价。根据六度空间的理论,我期待结识更多原本意想不到的人,建立一个不断发生正反馈的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