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个月

从五月二号入职新公司,到现在已经有六周的时间了。其实在一两周时间之前就琢磨着要重新开始写工作月报,一直找不到特别合适的时机。这个周末没有加班,没有同学聚会,就连外出跟朋友吃饭都没有。过了两天宅男的生活——熬夜看书看到四五点才睡,一觉睡到中午起床叫外卖;午饭之后再看半个小时书,玩玩手机就又可以睡个午觉了;起来之后就又看书,晚饭前出去走走,晚上就又看书。

是人就有恶习,我的恶习之一就是熬夜。工作日不能熬夜,因为要早起,这样会影响翌日一整天的工作状态。只有到周末,才能享受这熬夜的自由。熬夜看书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刻苦好学,而是因为深夜了没事可干,没人跟你聊天打屁,游戏已是好久不打了的,只好看书。

不说阅读能力,光谈阅读耐力,我自认要胜过大多数人。即便效率再低,即便也没能从书里读到什么发家致富的诀窍,阅读都会是我闲暇时间的第一选择。但是,在刚入职的头一个月里面,我硬是一个小时的书都没能看。连书都没时间看,更谈不上思考;没有思考,自然就没有文章可写。

工作日工作量比较低,周末又刻意独处了两天,紧绷的脑子终于放松下来,也就有了余闲思考其他。

写作是赋予工作意义的手段

很多人在换了工作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满意度大爆发。第一,如果这份工作不是自己预期会喜欢的,你也不大可能会跳槽。第二,新的工作意味着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这些都会给你带来新鲜感。

新单位月底发当月的薪水,就在这一天我的工作满意度达到了最高峰,因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收入比之前要提升了几十个百分点。虽然之前offer到手的时候就知道薪资水平,但是就像网购一样,收到快递的一瞬间才是最开心的时刻。之后我就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满意度在下滑——仍然是很满意,但是没有之前那么满意。这就是典型的享乐适应,是在工作领域的享乐适应。其他领域的享乐适应,例如恋爱,热恋也就几个月的事情;例如婚姻,即便再羡煞旁人,也很难逃得过七年之痒。

痒了咋办?有些人去婚姻咨询,专家们会建议出现倦怠的夫妻做一些尝试,来挖掘婚姻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例如让他们像刚开始恋爱那样为对方制造浪漫和惊喜、一起在共同爱好上花时间,或者是到一直都想去的地方旅游。例如让他们坐下来,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对方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为自己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虽然这些手段并非对所有人都能奏效,但是如果双方并没有底线上的过错和根本上的矛盾,往往都能借此延续和改善出现裂痕的婚姻关系。

工作也是一样。再多的薪水,再高的社会美誉度,再让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不久之后照样会出现倦怠的现象。倦怠了怎么办?我会选择写作,像现在这样写工作月报,写关于工作的种种事情。

写作是挖掘工作乐趣的手段。只要做了工作,就会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自我表扬。这时候不要谦虚,更不要吝啬溢美之词,使劲夸自己都不为过。领导不表扬自己,私下里自己表扬自己还不行吗?自己表扬自己,这就开心了一次;写在文章里,你们看了之后肯定有人会觉得我干得真不错,这就又开心了一次。

写作是提升工作能力的手段。只要做了工作,就会有不足的地方,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自我批评。这时候不要遮掩,更不要文过饰非,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是不行的。别人批评自己,那感觉真的不会好受,所以最好是自己先把自己给批评了。自我批评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而是让自己知道哪里做的不好,要去改进。自我批评,自我改进,然后再自我批评,再自我改进。这样的动作做多了,你就会更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养成这么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写作是赋予工作意义的手段。在很多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工作有太多的意义。他们每天准时上班,到了公司就只是完成上司分派的任务,到点就下班。问他们为什么要工作?他们会回答说,不上班就没工资,没工资就没饭吃。话是大实话,不过如果只是为了薪水而上班,我觉得挺可悲的,至少我不希望自己沦落到这种田地。

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说,工作是为了下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干好了,下一份工作的涨薪幅度能更高。就拿我们程序员为例,做的项目如果有技术含量,自己也花了功夫,就可以写进简历里,面试的时候问到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倘若只是混日子,项目经验即便能捏造,面试官那一关也很难过得去。即便是为了薪水,也不只是为了当下这份薪水,还可以为了下一份工作的更高薪水做努力。

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说,工作是为了实践,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执行能力。我喜欢看书,还喜欢把书里看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看看到底有没有用。虽然一直拿“看书无用”来当做懒得为阅读合理性争论的挡箭牌,但是我其实一直有意无意地拿是否有用来做阅读选择的评判标准。对现在有用的,或者对未来有用的,我才会花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在工作中实践书本上读来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还能带来提升,那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了。

工作是为了什么?一千个人里面,可能会有一千种说法,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会赋予不一样的意义。每天清醒的时间也就十五六个小时,除去通勤和解决生理需要,真正有效的行动时间要被工作占去绝大部分。如果工作没有意义,人生又何以成人生呢?

上月总结

首先值得自我表扬的当然是积极的工作态度。一进来就要从头开发一个系统模块,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因为我对业务完全不熟悉,而且还要配合赶版本进度,所以时间还是十分紧张的。

我之前一直对自己是否能适应高强度工作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总觉得自己扛不住网传的“996”(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只休息一天)。但这一个月来,我几乎是以同样的工作时间来要求自己,即便同事们都下班回家了,我自己还主动留下做工作。累是有点累,但是不会觉得辛苦,不会觉得委屈。

有一次到晚上十一点多了,我还待在公司,跟老铁们在微信群里感慨说:“我觉得在公司加班挺好的,就算效率再低,总比在家里焦虑工作做不完来得好。”当然了,这种完全压缩生活空间只管工作的做法只是权宜的做法,某一个阶段施行才可以,例如刚入职新公司、赶版本或者上一个紧急需求,并非长久之计。不管怎么说,能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值得给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

工作节奏,可以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思考。在工作强度层面上,就像刚才谈到的那样,忙有忙的做法,闲有闲的做法。在工作内容层面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开发,一种是维护。开发是时间比较集中的,节奏比较紧张的,基本上需求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写代码和自测。维护是时间比较松散的,节奏比较缓和的,可能随时会有一条来自同事的微信让你改一个bug,让你帮忙导一下生产数据,或者是让你检查某个模块的响应情况。面对不同的工作内容,要有什么样响应的工作节奏,是接下来要思考的关键点。

如何跟同事更好地合作、更好地沟通,是另一个要投以注意力的思考点。在这里要给自己做一个自我批评——在上周,明显有两次对同事的不耐烦情绪,一次是对开发同事,一次是对测试同事。两次情况类似,开发同事让我帮忙看一个数据问题,我说了一句“这个我也看不了啊”。用专业术语来说,我应该先对问题进行定界和定性,然后再给出结论,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甩锅给别人。测试同事那次更是过分,那时我刚午睡起来,问题都没看清就说不是我的问题。其实就是她让我改一个地方的错误提醒信息,一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我却第一反应是想着推诿。

所幸,两次应对当中我的态度还算礼貌和客气,没有情绪上的问题。不甩锅,不推诿,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这是我对自己的改进要求。

本月目标

这个月还剩下三周的时间,我也不打算给自己定有特别详细、具体检验标准的目标了,只要在下个月的工作月报中有所总结即可。当然了,如果可以在月报之前就有相应主题的文章就更好。

第一个目标是系统设计方面的思考。这次的开发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工作无非就是修修补补和支持上线。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回顾这个模块的设计,提前预想有哪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要有哪些处理预案;提前预设如果以后要对系统进行扩展,哪些地方会是瓶颈,要有哪些扩展思路。如果能比较好地完成这一项工作,我觉得自己就开始不完全是一个底层搬砖的码农了。

第二个目标是代码质量的提升。说实话之前写的代码并不多,而且也从来没有对代码质量有过关注。近来看了两三本关于代码质量的书,有了点感悟,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写的代码质量有多低,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两三周时间里,尽快把这几本书看完,并且开始有相应的实践。

第三个目标是业务学习。之前因为对业务系统不熟悉,所以走了不少弯路,徒增不少无谓的工作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一方面是自己多看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书,对这个行业有多一点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多向其他同事请教,多了解一些现有系统的业务知识,即便是那些暂时看来跟自己的岗位联系没那么紧密的系统。

技术进步和业务学习,要齐头并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