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长没有停滞,甚至没有放缓。OKR来到第二个月,依然带来了一些惊喜。
接下来会先对10月份的OKR进行一次复盘,然后再聊聊对OKR的制定和执行的理解,最后就是11月份的OKR。
9月份的OKR制定有些保守,所以10月份的OKR就往激进的方向推了推。现在看来,好像有点推过头了。
首先还是要表扬一下自己,这个月的目标整体完成情况还是非常理想的,尤其是阅读相关的目标——从300多个番茄到400多个番茄,平均每天超过7小时的阅读。
美中不足的是愿景型目标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最重要原因是制定的时候过于草率,在之前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定下了一个比较困难的目标,而且还没有提前制定相关的预案。这是非常值得吸取教训的地方。
无论是做得好的地方,还是做得不够的地方,都说明OKR这个工具是有好处的,值得继续用。
这才是第二个月。
2
我在大学录取志愿的时候,只报了一个学校,花了30分钟。
以至于回学校签志愿确认的时候,班主任非常惊讶,再三问我是不是漏填了。
选专业也相当草率。把自己的分数和往年的分数做一个换算,再看看之前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在某一个范围挑了几个顺眼的专业就打发了
如果我当时能像现在一样意识到上大学这件事的重要性,肯定不会像这么干。因为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不仅仅是决定未来四年要在哪里学习生活,还会影响以后要从事的工作,甚至会影响一辈子。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OKR的达成上面,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围着OKR转。那么我在制定当月的OKR时,就不能像我当年填大学录取志愿那样草率。
然而前两次制定OKR,都只用了几分钟。
在意识到要在制定OKR这件事上花足够多的时间之后,我这次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把11月的OKR给定下来。加上了一些关键结果,也删去了一些关键结果,做了比较充分的权衡取舍。
在以后的OKR制定上,我会在月底最后三天开始,第二个月的一号基本确认。试执行三天,如果有问题就做一些修改,如果没问题就最终确定下来。
3
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不再想着修改计划了。
阅读时,就一个一个番茄读过去。上班时,就每天天不亮起床。做运动时,就只管一次一次地做完。
在一个团队里面,如果已经做好了一个决定,已经到了具体落实的阶段,如果还有人在质疑这个决定本身,那就会非常影响士气,最后很可能会面临失败。
一个团队是这样的,人亦如此。人的脑力是有限的。如果在具体执行的时候,还在想着到底应不应该干这件事,就会容易分心,很难把事情做好。
一个人当然要有大局观,有远见,但是这都是只能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发挥作用,在计划规划的时候才要总揽全局。
一个人当然要会反省,当然要学会找出自身的问题,但是这都是只能在事后总结的时候发挥作用,在回顾复盘的时候才要总结反思。
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只管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当下来说,就是要把眼前的这个任务完成。短期来说,就是要把这个月的OKR完成。长期来说,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执行能力,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在每个月OKR最终确定之后,到月底最后三天之前,我要告诉自己要变得“短视”,要紧盯着眼前的任务,把OKR完成是第一要紧的事情。在这段时间,我的大脑应该处于专注状态,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使用窄框架思维。
从月底最后三天开始,到第二个月的前三天,我要告诉自己要变得有远见,要反省,要思维跳跃。什么都要想一想,不要排斥一些新鲜的想法。在这段时间,我的大脑应该切换到跳脱状态,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使用宽框架思维。
短视和远见,专注和跳脱,窄框架和宽框架,这就是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的二元对立。
4
我非常喜欢《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看了不下十遍。
我有比较严重的恐高,所以即便是看纪录片,看着主人公Alex在不使用任何护具的条件下徒手攀爬九百多米高的酋长岩,心跳会变得很快,全身都会绷紧。
奇怪的是,我看第一遍会这样,看第二遍也会这样,一直看到第十遍还是会这样。
free solo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隐喻,一种至关重要的隐喻。
只要出现一次失误,你就会死。这是一项多么危险的运动,这是一种多么冒险的行为。如果你没有想好为什么做,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怎么做,是不可能贸贸然去做的,也不可能次次都能平安归来。
只要一开始攀爬,就没有回头路了。你只能咬着牙完成,即便再想退缩,即便再后悔也没有用。你必须专注,你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分散的注意力重新聚集起来,做好每一个动作。
制定OKR,就像是在决定要不要开始一次free solo。悠闲度日多好啊,随波逐流多轻松啊,为什么一定要去做那些挑战自我的事呢,为什么一定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呢?
如果我们没有想好为什么做,如果我们没有计划好怎么做,很可能就会半途而废,很可能就会轻易放弃。
达成OKR,就像是开始了一次徒手攀岩。书看多了,会觉得无聊,总会有烦闷的时候。新的挑战做多了,总会有碰壁的时候,会灰心,总会有垂头丧气的时候。
我在训练自己,每一次把自己在一段时间里拘在一件事上。在让自己学会专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分散的注意力重新聚集起来,做好每一件小事,达成每一个关键结果。
一次没有意义的尝试,就像一次头脑发热的free solo,损失的是生命中一段宝贵的光阴。
一旦到了具体执行的阶段,如果不够专注,同样也会毁了本来会有的可能性。
5
这个月的OKR会相对来说强度更适中一些。
没有特别难的、特别拿不定主意的愿景型OKR,而是制定了一个寻找更多可能性的目标作为替代。
目标1——持续提升学习、工作强度,聚焦阅读主题
(1)番茄达到450个
(2)平均到岗时间7点05分
(3)主题阅读2次,各包含40小时和一篇总结
目标2——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生活
(1)HIIT10次
(2)靠墙静蹲(一次三组),20次
(2)32分钟冥想12次,16分钟冥想60次
目标3——开阔视野,主动尝试,探索生活、工作的新领域
(1)跟过去三个月没一起吃过饭的人吃饭,8次
(2)逛公园或参观博物馆,3次
(3)主动发版本并记录工作量,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