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二十九

1

今天的文章很长。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硬生生从1万5千字删到4千字。

今年我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定了第一个三年计划。三年计划之一是要挣钱。有钱能让我安心读书写作,尽家庭责任,应对社会期待。要怎么花心思挣钱呢?我有十六字口诀:努力工作,好好攒钱,不炒股票,只买基金。

三年计划之二是多看书。过去四年多,我看了4000小时的书。未来三年,我还想再看6000小时的书,达到1万个小时。什么是真正的热爱呢?就是在你不想做这件事的时候,还能逼着自己继续做,坚持做。

三年计划之三是多写作。前一年半,每天写作1小时。后一年半,每天写作2小时。三年下来,平均每天写1.5小时。最后目标是,写1666小时。写作是一个好习惯。我得好好写,不然可就浪费了天赋。天赋这种东西,有大天赋和小天赋两说。大天赋,就是天才,就是能靠这个东西扬名立万,日进斗金。小天赋,就是实用,虽然不是凤毛麟角,但是可以说是千中无一。如果有小天赋,愿意多花点心思培养,最终还是有可能派上大用场的。

我在写作上有小天赋。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写作时不痛苦,反而很投入。第二,文章有人看,看了有收获。第三,我写作能给带来一些现实好处,日积月累,说不定哪一天会出现惊喜。小天赋常有,大天赋不常有。

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大天赋就自暴自弃。挖掘自己的小天赋,然后投入两三年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你跟普通人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足够用心,足够刻苦,再投入十年二十年,你就有可能摸到普通人的天花板。

2

我以前很烦职业规划这种东西。我连以后想做什么、会做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做职业规划。但是,人生规划是可以做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很荒谬:连职业规划都不想做,都做不好,还怎么做人生规划。那我可得跟你说,人生规划比职业规划好做。为什么呢?因为我虽然不知道五年后十年后我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知道哪怕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我还是会读书、写作、理财。

我以前常常纠结要不要去一些大厂,加班时间长但是赚钱多。现在就不纠结了,因为这些公司不符合我的战略,即便表面上风光,即便能挣翻倍的薪水,我都不会去。

战略要怎么定呢?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战略要建立在不变的东西上。”无论我的工作怎么变,无论我的生活怎么变,有三样东西是绝对不会变的:读书、写作和做事。

读书和写作自不必提,除非老到读不懂、写不动,我会一直读下去,一直写下去。我看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东西,就想要到真实世界里面闯荡一番,做一些事情。理财是我最近想到的一件事,也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

3

《今年我二十八》提到“安身立命”。也就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你的生活有着落了吗?我的生活已经有着落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社保,还买了商业保险。每个月挣的钱够花,实现了外卖自由、矿泉水自由和买书自由。有吃有喝有书看,夫复何求。现在是够了,以后够不够呢?大家庭的责任要负,小家庭的责任要负。花钱肯定少不了,所以要多挣钱。

你的精神有寄托了吗?我的精神必须有一部分要寄托在文字里,要寄托在生活之外的思想里,要寄托在表达平时不会表达的思考里。在物质生活里打滚久了,变得油腻了,我就回到精神生活里洗个澡,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的。在精神生活里沉浸久了,开始自以为是了,我就再跳进物质生活里体验真实的世界,沾点烟火气。

安身立命,不是先安身再立命,而是要一边安身一边立命。

4

今年我最喜欢的一个思维工具就是,飞轮效应。什么是飞轮效应呢?就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互相促进,产生了1+1+1远大于3的效果。

我的三个齿轮是,阅读、写作和做事。看的书越多,写的东西就越多就越好。写的东西越多、越好,我就能在做事的过程中应用学到的东西,验证思考的东西。做事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收获,能鼓励我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章。

我的思想世界终于完整了。原来呢,我的思想世界里面只有阅读和写作。这也就带来一些痛苦,那就是工作。我在工作中很少能获得意义,更多的时候是觉得没劲,是为了钱而工作。现在呢,我的思想世界里面加入了做事,也就是把工作给纳入进来了。

5

今年我二十九,快三十了,仍然一事无成。

年薪没能百万,房子也没有,车子也没有。没结婚,没生一胎,没生二胎。身体肥胖,精力不济,没有八块腹肌。做工作做得不出色,写的东西没人看,每天都在混日子。我真的是在混日子吗?

是谁每天六点多就起床上班?是谁每天坚持写作45分钟?是谁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是谁每个月看书200小时?是谁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快走30分钟?是谁每周都会写一篇工作周报?是谁每个月都会写一篇生活月报?是我。

有人可能会说:“看起来是挺努力的,但是努力有用吗?真能成功吗?”有这种疑问很正常,我以前也常常有这种疑问。看书有用吗?写作有用吗?锻炼身体,诚实守信有用吗?能挣得了钱吗,能带来社会地位吗?没有人要求我每天六点多起床上班,只是我觉得这样好玩。我喜欢早点上班的状态。我每天坚持写作45分钟,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我,看我写的文章,而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好玩。我喜欢写作,我想写得更好,我想写得更多。我每个月看书200个小时,不是为了备考,不是为了长本事好挣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装点门面,而是我觉得这样好玩。我喜欢阅读,我想让自己的阅读水平更高,我想读一辈子。

当然了,我坚信自己会成功的。我不是笨蛋,如果每天都琢磨怎么把工作做好,每天都加班3小时以上,还不能超过其他同事的话,那反而是一件怪事。我有小天赋,每天这么大量阅读和坚持写作,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读者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但是,我不是为了成功才做这些事情。成功,只是副产品。

6

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熟。

我就是晚熟的那种人。一开始我以为是心理晚熟,后来发现这很有可能是生理上的。大脑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能让我们学会自律的区域就是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在人的额头位置,颜色比较深,所以叫灰质。灰质越少,人越冲动,越容易意气用事。灰质越多,人越自律,越知道如何理性判断。

灰质多的人,更能做好自我管理,规划未来,理性思考,明智行动。科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灰质要到25岁才发育完全,晚的要到28岁到30岁。所以说,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你表现得更成熟,为什么有些人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发展比你顺利的多,为什么有些人少年成名?是因为他们的皮质长得比你快,长得比你多。你并不比他们差,只要等你的大脑也成熟了,灰质也变得比之前多,你甚至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做不到年少有为,不是我们的错,这是基因决定的。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少量的基因变异,决定了我们什么时候大脑成熟,什么时候前额叶长好,什么时候变得像一个能成事的大人。大器晚成是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笨呢?不是,你并不比别人笨。只是因为你的大脑比别人成熟得晚。当你还在像一个小孩子那样东张西望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朝着设定好的目标向前狂奔了,这不是一场公平的竞赛。

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场公平的竞赛,甚至就不是一场竞赛。

7

世界上有很多道理看似矛盾,但其实他们并不矛盾。如果把这些道理分级,我认为可以分为老百姓道理、读书人道理和哲学家道理。

结婚要门当户对,这是老百姓道理,是适用范围最广的。门当户对,两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吃亏,双方家庭交往起来也比较和谐,最后婚姻往往是最幸福的。老百姓道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对,但是会有错的时候。

读书人道理,在少数情况下是对的,是老百姓道理的补充。哲学家道理,在极少数情况下是对的,是前面两种道理的高阶补充。

我在前面跟你说,要挣钱,要做事,要成大器。这是老百姓道理。在成器这件事上,我想跟你分享的读书人道理是:不要做一个工具人。现在有人批判消费主义,说:“商家让我们拼命消费,买房买车买衣服买化妆品,然后就要拼命工作赚钱还信用卡。我们就是商业社会里面的一个大齿轮。”这些话,很多人听了都觉得很无聊。买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愿的,这些东西多好啊。我认为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是挺不坏的。只要不是严重的过度消费,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读书人,或者对读书人道理感兴趣,那就听一听这种反思和审视的声音。

8

子曰:君子不器。这个影响了中国读书人上千年的老师跟你说:不要做一个工具人。

其实做一个工具人挺舒服的。你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而且收入丰厚的工作。上班好好干,下班就消费就娱乐。没事就刷刷朋友圈,偶尔自己发发朋友圈。你给别人点赞,就是给别人的生活点赞。别人给你点赞,就是给你的生活点赞。互相肯定,互相鼓励,真挺好。这样的生活不舒服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舒服到让人想一直过下去。但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一直过下去吗?

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这种生活很无聊,没有激情。你没有努力去追求过什么,你没有真正成功过,你没有真正失败过。你过的,是别人给你安排的,是别人都在过的生活。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呢?中年危机除了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你找不到意义感,你需要有目标。

有些人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丧失了意义感。他们油腻了,成了中年油腻大叔,成了中年油腻大妈。他们逼着孩子努力,逼着孩子结婚生子,逼着孩子实现他们从来没有过的梦想。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

9

原来我每周工作30小时,现在每周工作50个小时。未来我计划每天工作12小时,六点上班,下午八点下班。周末每天加班5小时,加班两天。一周下来,工作70个小时。你可能会问:“那么努力工作,花那么多时间工作,图什么?”

我图好玩,我图成长,我图自由。

我把工作分为四类:重要的有挑战性的、不重要的有挑战性的、不重要的没有挑战性的、重要的没有挑战性的。重要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好玩的工作。努力做好这些工作,然后再去做更多更好玩的工作。我自愿加班,就像看书一样,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是我自己选择的。这就是好玩。

在干中学,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现实世界里运用我在书里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的项目里验证我的那些思考。就像拿一块磨刀石,不停地打磨自己的大脑,打磨自己的心,让大脑锋利得像一把刀子,让内心强大得像一块顽石。这就是成长。

我不怕领导对我有意见,因为我将会做的比他期望的要好。我不怕公司不给我好的绩效,因为我将会做得比同级的人都要好。我不怕公司不给我好的薪资待遇,因为我的能力将会提升,我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这就是自由。

你敢不敢做一个自由的人?很累,有可能失败,有可能事不遂人愿。但是我想试一试,我有试一试的勇气。

10

今年我二十九。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定下了三个具体的目标:赚到第一笔钱、看书达到10000小时、写作1666小时。我还跟你分享了关于长期思考的思考。

《二十八》里谈到了“安身立命”,我今年说不是先安身再立命,而是要一边安身一边立命。利用飞轮效应,找到三件事,一边获取物质财富,一边追求精神财富。

年近三十,一事无成,这真的是一种失败吗?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熟,大器晚成或许更有优势。君子不器。我们不仅仅要学会老百姓道理,还要懂得一点读书人道理。不要做工具人。为了好玩,为了成长,为了自由,我决定走出舒适区,进入一个有新挑战的世界。我想试一试,做一个自由的人。

如果我在很多年之后真的能做成一些事情,会给年轻的自己写一封信:

`我曾经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上了大学,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没有方向,很迷茫,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意义。

后来,我看了一些书,写了一些文章,做了一些事。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学会了一些东西,多了解了自己一些。

然而,我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不知道我最后能做成什么事。继续看书,继续写文章,继续好好做事。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成长,追求自由。

一些年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有可能做成某一件事,结果还真的幸运地做成了。我心想,当年的我可想不到竟然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在此之后,我还是继续坚持自我,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挫折也有感动,有放弃也有坚持。我失去了很多,我获得了很多。

我很感谢年轻时候的自己,有追求自由的勇气,敢于试一试。希望你也有这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