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财富自由系统:第一步,如何养成创作的习惯

1

在之前的文章里分享了我是如何计划搭建财富自由系统的,一共分三步走。

第一步,养成创作习惯。第二步,初步得到认可。第三步,超越原有轨道。

其中第一步养成创作习惯的时间是6个月,标准就是每周至少两篇公众号文章、两篇小红书和两部B站视频。

接下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会选择公众号文章、小红书和B站视频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为什么要先养成公众号文章规律发布的习惯、还有聊一聊养成创作习惯的关键是什么。

2

为什么我要选择公众号文章、小红书和B站视频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呢?

因为这三个渠道,刚好对应了三种主要的信息呈现方式:纯文字、图文和视频。

公众号、小红书、B站只是众多平台之一,还有其他的选择。文章可以发公众号,也可以发今日头条。图文可以发小红书,也可以发微博。视频可以发B站,也可以发西瓜视频。

三种不同的创作形式都尝试一下,看哪种喜欢,哪种不喜欢。

公众号文章肯定是要继续的。写文章本来就是我的爱好,可以沉淀思考和经历。毕业了八年,我也写了八年。七年之痒都过去了,没理由不白头到老。

小红书,也就是图文形式,我比较感兴趣。四月份的时候尝试过一段时间,感受了一下,打算过阵子继续尝试。

B站视频,也就是记录生活类型的视频,我相当感兴趣。视频的创作形式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形式应该不难。刚开始拍出来的肯定很粗糙,我要做好心理准备。

3

为什么我要选择先养成公众号文章规律发布的习惯呢?

首先是因为精力有限,只能从文章、图文、视频三种里面挑一种,先养成规律发布的习惯。规律发布,就意味着我必须养成规律创作的习惯。

在这个基础上,写文章是我最有把握的,有信心能够先做成。先做成一种,再做下一种。

我算了算最近制定的写作计划,估计了一下,认为三天一篇文章的目标是比较靠谱的。从你看到这句话开始,我每三天都会在公众号发一篇文章,至少维持到明年二月份。

从现在算起,到明年二月份,刚好是6个月的时间。

4

养成创作习惯的关键是,形成流程。

创作需要自由,但是不能过分自由。村上春树在书中聊过一些作家如何维持自己的创作习惯:有的作家会在自己认为顺畅的地方果断停笔,等第二天再写的时候不会太过痛苦;有的作家会规定每天都要有写作时间,哪怕没有任何东西可写,也要坐在书桌前集中精力。
形成流程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认知负担。

举个例子,我看书是有流程的。第一步,点开番茄土豆APP,开始一个番茄。第二步,开始看书。第三步,一个番茄时间到了,结束看书,记录我看的书是什么。如何一个月看书200小时?把上面这个流程,一个月里重复400遍就可以了。

写作的流程比较复杂,包括好几个流程。以下简单列举三个:
第一个流程,文章结构。我写的文章都会分为五段,开头写什么,中间三段写什么,结尾写什么,基本不会变。

第二个流程,文章体例。体例,可以理解成类型。《上班XX个月》这种体例,这是月报类型的文章。《某某城市:XXOO》这种体例,这是游记类型的文章。

第三个流程,文章写作。文章写作的第一步就是选题,也就是说要写什么。第二步是构思大纲,要把大纲写到纸上,或者是做成思维导图存起来。第三步是码字,看着大纲把文章给写出来。

文章如此,图文、视频的创作也一样,一样需要流程。

5

要想搭建财富自由系统,光有理念和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执行力。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未虑胜、先虑败。把未来6个月的事情列出来,不厌其烦地告诉自己要做什么。这就是在问自己,这些事情是不是都愿意去做,哪怕最后结果不是很好还愿意去做。

写文章是我喜欢的,但是连续几个月,每三天一篇文章,没试过。这样,那我就去试一试。图文是我感兴趣的,但就只试过一个月就没再做了。没关系,我再去试一试。视频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但是我从来没有拍过任何一个视频。很好,我先试一试。

我理解的执行力,就是找出那些你感兴趣的事情,都去试一试。试了不喜欢就不做,试了喜欢就做下去。

如果喜欢的事情,你能一直做下去,外界就会夸你有毅力、很自律、能坚持。其实,你只是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