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一个人21天不出门不见人,会发疯吗?

1、再喜欢也会无聊

从9月10号开始,到昨天10月1号,我已经闭关整整三个礼拜。连续21天,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熟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不只是没见面,连信息和电话也是能免则免,没有重要的事情基本都不联系。当然,我是有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渐渐能准确地识别出一种情绪——无聊。当然,我以前也有无聊过。无聊时在微信上找人聊聊天,或者刷刷朋友圈,还可以跟家人见见面。周末跟同学聚会,吃一顿好的,打一场麻将,半夜回到家倒头就睡。想一想,那日子过得多有滋有味。相比之下,这段时间规定自己不能玩手机,不能找朋友闲聊,更不能外出跟人见面。每天都有详细安排,看书、写作、学习、思考,做饭、打扫卫生、锻炼身体。这就是我的新生活。

新生活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好,一切都很有新鲜感。突然不用上班,不用几年如一日地在办公室里坐着,做着别人安排给自己的事情。每一天的时间都属于自己,自己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无聊的情绪就开始慢慢滋生,慢慢壮大,慢慢变得不受控制。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无聊是在某个下午,突然很想吃东西,吃什么都行,饼干、薯片、沙琪玛、巧克力……但是其实我已经差不多有好几个月没吃过零食,而且肚子也并不饿。第二天下午,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去拿手机。想开机看看有没有人给我发微信,想打开支付宝瞧一瞧现在股市怎么样,想打开淘宝、盒马、拼多多,反正任何一个购物网站都行,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想买。

好不容易忍住之后,我不禁在想一个问题:明明已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我还会觉得无聊?难道无聊,是不可避免的吗?

2、无聊如何影响人

在探究无聊的底层逻辑之前,我们有必要看看无聊这种情绪是如何强烈地影响我们,以及是多么的普遍。

2014 年,《科学》上发表了 Timothy D. Wilson 等人开展的一项关于无聊的研究。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找来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单独地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电击按钮。

研究人员先让志愿者接受一次电击,感受一下被电击会有多疼。其中大部分人表示,宁愿倒贴钱也不愿意再被电击。然后,志愿者被要求在房间里面待15分钟,15分钟里什么都不许做,就安安静静地待着。如果觉得实在无聊,可以操控按钮电击自己。

你猜结果如何?实验结束之前,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再次电击自己,其中有一个男生竟然在短短15分钟内选择了190次电击。我们宁愿自虐,都不想被无聊折磨。

抛开实验室里的研究,我们来看看现实中的新闻。2022年4月22日凌晨,浙江台州4名年轻女子开着一辆保时捷,前往一片菜地偷菜。菜地主人发现她们后当场抓住其中一名女子,被抓女子提出私下赔偿但是被拒绝。在看守所,她们对警察说:“那么多菜肯定吃不完,我们就是想找点刺激,偷着好玩,吃不完的就扔掉。”

2022年5月21日,上海市松江区一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便利店内发现一名“惯偷”。民警随即将涉案女子带回调查,经查该女子姓葛,从事销售工作,生活条件并不差。葛某交代,自己经常独自一人前往这家便利店购买东西,在一次趁店员不注意偷偷将货架上的面包和牛奶放进自己的手提包里,最后只用一样物品结账。成功后,葛某便无法自拔,感觉这种行为“非常刺激”,竟好像上瘾般先后7次前往这家便利店行偷。

如果从风险收益比来计算,以及从动机上判断,这些案件都不应该发生,但是偏偏就发生了。这些涉案人员,就跟实验室里无聊的志愿者一样,都是想找点刺激。那么无聊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无聊?

3、无聊是从哪里来

无聊是一种我们想要做更有趣的事情,但是做不了的一种感觉。

就像上班,有些人做着重复的工作,觉得很枯燥,想做更有趣的事情。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做不了,他们就会觉得无聊。他们需要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这是在挣钱,这是在挣钱,这是在挣钱,才能让自己坚持做下去。实在无聊透顶了,就偷偷玩几分钟手机,短暂地把自己从无聊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这就像是把头从水底下抬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再把头栽进去继续憋气。

为什么你会觉得下班之后特别轻松?因为在水底已经待了半天,终于可以喘口气。为什么你会觉得周末、假期特别美好?因为你已经连续好几天都憋气,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呢?不一定。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觉得当下的事情很无趣很无聊,但是并不知道什么事情更有趣更能让我们投入其中。这就有点像谈恋爱分手——我不想跟你在一起,不是因为喜欢上别人,而是因为我不想跟你在一起。

那么,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做怎么办呢?人们通常就会用各种娱乐来麻痹自己,快速地从无聊情绪中解脱出来。整天刷手机,真的有意义吗?没日没夜地看网络小说,其实你自己都知道是在浪费时间。在购物网站上买了那么多东西,你会发现很多几乎都没有用过。电子游戏其实没那么吸引人,每次打完之后你都会觉得空虚。无效社交也是一样。跟一些半生不熟的朋友喝酒唱k真的那么有意思吗?其实每次结束之后,你都在想下次肯定不来了,结果下次还是答应。跟我合租的小伙子,周六背着包出门,我见到了顺口就问:“出去玩啊?”他回答说:“去公司加会儿班,反正一个人在家也无聊。”

我们不断地用杀时间的方式,通过做一些我们自己都知道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去消解无聊、对抗无聊。现在我们再想想实验室里不断电击自己的大学生、开着保时捷去田里偷菜的年轻女子、在便利店里偷牛奶面包的白领上班族,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理性,却如此的让人可以感同身受。那么,我们有更好的方式来应对无聊情绪吗?

4、自然进化的馈赠

无聊其实是对改变的召唤。前面我们说过,无聊就是我们对现在做的事情很不满,觉得很枯燥,很无聊,迫切地想做别的事情。然而,我们通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错误的。工作无聊的时候玩手机,就像是你口渴了喝可乐——刚喝第一口很爽,好像很解渴。很快,你就又渴了,就会喝更多的可乐。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感到工作无聊之后最应该做的是,要么改变工作内容,要么改变工作方式。这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像我闭关的时候,觉得没有新鲜感,觉得无聊,很想大吃特吃垃圾食品,很想去开锁拿手机玩,这些都是饮鸩止渴,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

可能是相同的工作模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没怎么变过。因此,我改写了任务随机抽取系统,让任务比例可以根据参数调节。我先试着把休息的比例调大,试了一两天之后发现自己就没那么无聊。然后我又试着把休息的比例调小,把看书的比例调大,还是不会无聊。原来我不是因为累才觉得无聊,而是因为缺乏变化而觉得无聊。

我还利用代码把每天的工作都列了出来,通过网页生成的形式在个人网站上展示。每次我觉得动力不足的时候,就会打开这个网页看一看,给自己加油鼓劲,就更不容易觉得无聊。

所以说,哪怕你是在做一件自己很喜欢做的事情,也要注意无聊情绪的出现,并且及时应对。有的时候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帮你坚持做下去,还往往能带来惊喜。做事陷入瓶颈,所以你就会感觉到无聊。如果因为无聊而做出改变,继而取得了进步,又重新进入了快速成长期。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

爱因斯坦说:“只有疯子才会一直在做重复的事情,还期望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无聊,其实是人类进化过程里沉淀下来的重要情绪之一,非常有用且必不可少。如果我们感受不到无聊情绪,就有可能一直做一些重复的无用功,白白浪费时间而不自知。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应对无聊。

5、逃离美丽新世界

如果有一个地方,里面没有悲伤,没有愤怒,没有沮丧,更没有无聊,只有快乐,只有愉悦,只有开心,你会愿意生活在里面吗?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就描绘了这么一个乌托邦:里面的人什么都不用愁,只要按照安排好的节奏去工作去生活就好了。如果觉得有负面情绪,例如无聊,就吃一颗没有副作用的药丸,小说里叫做“嗦麻”。吃下去,立刻就爽了,立刻就不无聊了。但是这样的世界,还会有进步,还会有创新吗?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看一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你会不会觉得小说里描绘的场景已经越来越近。我们嘴馋想吃东西,立刻就有物美价廉的食物送上门。我们觉得无聊,只要打开手机,马上就有无数的娱乐信息冲击我们的眼球。我们觉得工作很辛苦,就通过买这买那来犒赏自己。

当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赚钱不难,每天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去上班就好。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工作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会有负面情绪。没事,老板给你发工资,你可以去买“嗦麻”。嗦麻是什么,嗦麻就是物质消费,就是娱乐消费,就是消费主义给你提供的一切。至此,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形成了。

无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想,要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往积极的、有意义的方向去改变?每一次无聊都是一次机会,一次改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