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体重变化很大。
小时候一直很瘦,直到18岁高考前体检,身高170公分的我,体重只有48公斤。之后体重一直在稳定增加,大学毕业前体重达到58公斤。工作之后体重越来越不受控制,2018年最胖的时候达到71公斤。
因为怕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开始控制饮食和跑步,在半年时间里面减重10公斤,回到61公斤的正常水平。由于姿势不正确和跑量增加过快,导致膝盖受伤,之后就很少跑步了。饮食渐渐开始不注意。疫情前体重一直维持在62公斤左右,疫情之后就突然飙到65公斤。
体重有反弹的风险,减肥动力却还是不足。
二、
复工之后,已经有3位同事在不同的场合下提醒我说,“文业你胖了”。
人胖了之后就不好看,但是我就是不愿意为了好看而去减肥。就像我一直知道自己穿着很随便很IT男,但是就一直提不起劲儿去挑衣服买衣服。
65公斤的体重还算正常,只要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再继续增加就好了。安慰自己说,这个年头哪个“中年人”没有小肚子。健康就好。
三、
我错了。
其实,有小肚子就会有健康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减肥专家冯雪医生说,判断一个人是否需要为了健康而减肥有三个考核指标:体重、体脂和体型。
体重:亚洲男性的BMI应该在18.5-24之间,女性是18.5-23之间。
体脂:男性体脂率应该在15%-18%之间,女性是20%-25%之间。
体型:中国男性的腰围应该小于85cm,腰臀比小于0.9;女性腰围应该小于80cm,腰臀比小于0.8。
如果有小肚子,基本上体脂指标和体型指标都不会达标。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肥胖定义为疾病。肥胖在形成后的每一分钟,都会破坏我们的心脑血管、肝脏、肾脏、胃肠道和免疫系统,最终可能会导致心梗、中风、糖尿病、抑郁症、性功能障碍,甚至是肿瘤。
我要开始减肥了。
四、
减肥要从“管住嘴”开始。
食物可以简单分成三类:碳水、脂肪、蛋白质。根据我在2018年成功减肥的经验,以及有坚实科学研究结论支撑的减肥建议,可以总结出一个极简的饮食控制口诀,那就是:少吃碳水、最好别吃脂肪、多吃蛋白质。
碳水包括各种主食,例如米饭、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如果想减肥,可以一点点减少主食的占比。脂肪包括肥肉、奶油、重口味酱料等。同样分量的食物,脂肪热量最高,而且更容易让人长胖。所以,能不吃脂肪就不要吃脂肪。
蛋白质包括鱼肉、牛羊猪瘦肉、鸡蛋和豆制品。蛋白质很抗饿,还最不容易让人长胖。减肥期间,每天每公斤体重至少补充1克,最好能补充1.5克。例如我的体重是65公斤,那么每天吃100克左右的蛋白质就很好了。
五、
四个月后是我最铁的大学同学的婚礼。为了做伴郎,我的目标是在10月份之前减重5公斤,也就是10斤。
我是被冯医生的话给说服的。她在文章里写道:“减肥除了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美,为了魅力,为了社会竞争力。魅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和维持,才能不断给你正确的反馈,给你正向的激励,给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改变了我的认知,不再固执于只为了自己而做事。开始愿意承认内部动力虽然是关键,但是外部激励也同样有其可取的地方。做人有原则有分寸,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但是如果能让别人欣赏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做事认真敢拼肯干,其出发点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但是如果能取得理想的社会地位就是锦上添花。
做好人,顺便让人喜欢自己。干好活,顺便把钱给挣了。塑造出好身材,身体健康的同时,顺便变得更好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