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比当年高考还要紧张,紧张到像是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于是我就找了很多很多关于压力管理和焦虑情绪处理相关的书来看,找课来听。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缓解了紧张,最后把工作给出色完成了。
这其实就是一次学习过程:先是遇到问题,然后就开始学习知识和摸索,最终解决了问题。
学习有三种,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和拼命学习。
2
什么是被动学习呢?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学习,甚至很多人一辈子就只有过这么一种学习,那就是应试教育。小学学习,是为了期末考试。初中学习,是为了中考。高中学习,是为了高考。毕业之后还学习吗?当然学,为了公务员考试,为了企业面试。为了考试而学习,就是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的关键点在于,你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本身,你学习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如果目的达到了,你就不会去学。如果你爸有钱有势关系很硬,能让你免试直接进入到任何一个学校学习,可以去任何一个单位工作,你还会努力学习吗?你不会的,因为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很多人工作之后就不看书了,甚至讨厌看书。因为他们看书学习,是为了考试。即便你是学霸,成绩很好,你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即便你在表现上很主动,也是被动学习。如果你成绩不好,常常因此被骂被瞧不起,那就更惨了。这就不仅仅是被动学习了,更是被迫学习。
3
主动学习,是因为有趣,是比被动学习要自由得多的一种学习。
我在最近三四年时间才开始主动学习。我会学习一两百门线上课程,每个月会花一两百个小时看书,这些知识都跟我的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人问我,学的这么杂,是怎么想的?
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诧异。因为我觉得学习本身就很有趣,花一百多块钱和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掌握一个学科或者一个领域的入门知识,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了。
学习经济学,光是明白“成本”、“交易剩余”等等这几个概念,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学习金融学和投资课,光是让我下定决心这一辈子绝不炒股,我就觉得太值了。学习历史学,光是让我获得了一点历史感,开始学会用几年、几十年的跨度去看待问题,我就觉得没有浪费时间。这些低垂的果实,就放在我们面前,伸手就能够得着,为什么不摘?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能记得住那么多东西?我回答他说:因为我没记住的东西,还有忘记的东西,更多。
主动学习,是因为有趣,不是应试。我们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知识。只要感兴趣,只要能点燃你的激情,不用刻意去记,自然就会记得。
4
如果说主动学习只是为了有趣,是不求甚解,是在做知识储备,那么拼命学习就是在打仗,用知识作为武器去面对挑战。
一开头提到我有一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靠自己完全缓解不过来。我试着找朋友聊天,不管用。于是我就开始拼命看书,拼命找那些跟压力管理、焦虑情绪处理相关的书来看。
我一边看这些书,一边照着里面说的方法去做。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我的压力像变魔术一样变没了,但是压力的确缓解了不少,焦虑情绪也没那么严重了。起码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像之前那样整个人已经精神瘫痪了。
其实,这些课程在之前就买了,相关的书我也看过一些。但是,因为之前压力特别大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就没什么感觉,纯粹因为好奇和有趣才看的。
然而,一旦巨大压力和排山倒海般的焦虑情绪袭来,这些知识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就是我面对挑战的武器。我紧紧地握住它们,战战兢兢地哆哆嗦嗦地面对那些困难。
除了压力和焦虑,我们人生中还会遇到机会和挑战。可能是一次升迁,你有知识基础可能就升上去了。可能是一次挫折,你有前人的智慧可能就迈过去了。可能是一次邂逅,你有浪漫的才情可能就成就了一段佳缘。
时机稍纵即逝,我们除了拼命,别无他法。这就是拼命学习。
5
被动学习是一种无奈。小时候为了有更好的升学机会,哪怕不想学也得学。但是,我们可以让这种应试教育变得没那么苦,尽可能地发现其中的乐趣。哪怕把1%的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没那么苦,也是好的。
主动学习应该是终生学习者的常态。很多时候,你不知道什么知识有用,什么知识没用。何况, 因为我们的格局和眼界有限,很多在未来会发挥巨大作用的知识,我们现在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
因此,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有趣,好玩,你就去学,不要太费劲。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我们就不要再自找苦吃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开始拼命学习。无论是机遇,还是苦难,命运都不会提前告诉你什么时候会出现,所以你没有办法预先做好所有的准备。时候到了,不要怕,拿着武器向前冲就是了。
在《权力的游戏》里,布兰问他的父亲说:“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
父亲回答道:“人只有在恐惧的时候才能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