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奥本海默》之后,我看了好几遍已经上映或者即将上映的电影列表,没有一部让我提得起兴趣。
如果说看书是用文字在我们脑子里的观念世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之间当做桥梁,那么电影就是我们可以用来丰富想象细节的最佳辅助工具。正因如此,如果一部电影不能引发我的阅读兴趣,不能给我足够的探索动力,那么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既然院线电影没有合适的对象,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看一些有线上资源的电影。虽然,线上观看的体验要比线下差很多。
《西线无战事》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大火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剧名就是借鉴而来。在2021年,《西线无战事》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口碑很不错。
因为《奥本海默》,我对二战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一战和二战联系紧密,所以我选了《西线无战事》作为我看的第4部电影。
2
在看《西线无战事》之前,我看了两本书。
第一本书是,小说《西线无战事》。这本小说读第一遍的时候不是很好读,既没有战争小说惯有的大人物、大场面,也没有剧情上的跌宕起伏。整部小说都弥漫着压抑、无趣、悲伤。
如果有朋友担心看原著会破坏观影体验,我觉得是大可不必。就拿看《奥本海默》为例,我读完《奥本海默传》才去看的电影,看完之后认为如果没看传记就去看电影会体验差很多。我看完电影之后,又看了一遍《奥本海默传》,然后又去看了一遍电影《奥本海默》,收获并不比第一次少。好的电影不怕剧透。好的电影自有其深度,值得你反复观看。
第二本书是,非虚构作品《八月炮火》。这本书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以及头一个月的战场发展。作者是美国非常有名的历史作家,塔器·芭芭拉。她两度获得了普利策奖,作品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大众读者。
我们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那么,为什么一个刺杀事件就会引发一场打了4年,死亡几千万人的世界大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翻开《八月炮火》这本书,很快就会找到答案。
3
在看《西线无战事》的时候,我对其中三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个镜头,主人公保罗和他的同学们互相鼓励和怂恿着报名参军。我马上三十二岁,不由自主地关注到他们年轻得过分的脸,关注到他们让人嫉妒到发狂的青春活力。一想到这群刚满十八岁的孩子们马上就要上战场,很可能都将失去生命,心里就很不落忍。
第二个镜头,保罗在肉搏战中杀死了一名法国士兵,看到他藏在胸口的家人照片时,整个人都崩溃了。他意识到,他杀死的不只是一个法国人,还杀死了一个法国女人的丈夫,还杀死了一个法国小女孩的父亲。他毁灭了一个家庭。
第三个镜头,德国投降,停战协议将在1918年11月11日早上11点生效。保罗所在部队的将军,要求他们进行最后一次冲锋,要带着“胜利”结束这场战争。当场就有士兵表示反对,全部被拉出来枪毙,无一例外。保罗面如死灰,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并且在和平钟声响起的最后一刻前,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整部电影对战争“无意义”的刻画,达到了顶峰。
4
在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三个阅读方向。
第一,一战更详细的过程。为什么会爆发一战,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是如何从欧洲战场,逐渐扩大到全世界的?一战是如何结束的,战胜国得到好处了吗,战败国又失去了什么?
第二,一战和二战的关系。一战之后,世界各国有为日后的和平谋求共识吗?为什么一战之后短短20年,就又爆发了更为惨烈的二战?为什么二战之后却没有发展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第三,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战争的历史是怎样的?战争是不是人类为了发展而抢夺资源的路径依赖?人类有可能永远避免战争吗?
5
在看完《西线无战事》之后,我从一个对战争无感的人变成了一个反感战争的人。现在,看到任何跟战争有关的新闻、论述和历史事件,都会下意识地去怀疑它们的背景、意义和合法性。
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意义。看书不是为了爽,而是为了给自己启发,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有深度,让自己变得更复杂,更能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哪怕是电影,我的品味也是看那些会让我们变得更复杂的电影。
养成这样的品味,会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就会让你自然而然地厌恶一些娱乐至死的、宣传洗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