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lody比我大十几岁,萍水相逢,但是我一直把她视为我的老师。
前几天,我因为跟一个同事合作十分不融洽,就把过程简单地概括了一下给Melody发过去,希望能听听她的看法。最后,我提出这么三个问题:
第一,在整个合作的过程当中,我做错了什么?
第二,下次再遇到这种沟通不了的人,我是不是应该放弃努力?
第三,我是不是应该跟团队leader反馈这个情况,尤其是提出不想再跟这个同事合作了?
Melody很快就给我回复了消息,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
2
对于第一个问题,Melody的回答是:你更应该问自己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成长?
从指错误,到找收获。从自我责备,要寻求成长。这是一次非常积极的视角转换。我一下子就被点醒了。其实纠结于谁对谁错,意义并不大。无论错在谁身上,都是一种fixed mindset。错在对方身上,对方是蠢货。错在自己身上,我就是蠢货。我看对方是蠢货,对方看我应如是。
只有问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样的成长,才是growth mindset。可能我做的没那么好,对方做的也不到位。即便下一次不再合作了,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各自改进、各自成长。
为什么从fixed mindset到growth mindset这么难呢?因为fixed mindset省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对方是蠢货,下了定论就不用再想了,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少数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蠢货,骂自己几句废物,借酒浇愁或者丧一两天就过去了。
growth mindset就要困难得多。首先,你得冷静分析局面,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要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说是改进方案、成长方案。最后,还要执行制定的方案,取得进步和成长。
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尽可能选择更积极的思维方式,选择做更难的事情,而不是更容易的事情。
3
对于第二个问题:下次再遇到这种沟通不了的人,我是不是应该放弃努力?Melody的回答是,止损。
她解释说,即便我们学习再多沟通的技巧,总会遇到合不来的、沟通不了的人。经过分析和确认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止损,不要再投入精力了。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于是,我们过多地想坚持,而很少能在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了。这就好比风险投资,这家公司明显已经救不活了,就不要再往里投钱。这时候,作为一个好的风险投资人,要学会止损。
我还拿自己交朋友的心态变化做类比。以前,我想跟一些人做朋友,最后如果没做成朋友,我就会非常沮丧。我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别人瞧不上自己。现在,我知道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是看缘分的,并不是说你符合了什么样的条件,就所有人都会想跟你做朋友。
从放弃努力到及时止损,这不仅仅是从消极到积极这么简单,还是一个高明的视角转换。放弃努力,意味着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沉默成本上。我已经努力这么长时间了,投入了这么多,现在放弃岂不是可惜?
及时止损则不同,它会让我们更多地向前看,关注未来。现在根据分析和判断,继续投入只会让自己损失更多,还不如就此打住。对于过去,我们可以总结,应该复盘,但是绝对不要过分纠结。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更多地放在未来。
4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是不是应该跟团队leader反馈这个情况,尤其是提出不想再跟这个同事合作了?
Melody回答说,这是一个选择。可以反馈,也可以不反馈,但是要避免给领导造成一种告状的印象。
看到这个回答,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跟leader关系很好,一直沟通很顺畅,我会注意语言的。但是转念一想,哪怕说的再好再委婉,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不想再跟这个同事合作了”,更是在明显地提要求。
受到Melody的启发,我主动做了一次视角的转换:从自己的视角、一个follower的视角,转换到了团队长的视角、一个leader的视角。如果我是leader,组员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更希望他们做怎样的选择、做怎样的反馈呢?
具体要做怎样的选择、做怎样的反馈,我还没有想好。但是如果能想好,那就是在给leader提供帮助,帮助他更好地管理团队,而不是给他提需求、出难题。诚然,提出团队存在的问题是每个团队成员的义务,但是如果你还能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好的解决思路、甚至是解决方案,就是在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里有一句谚语,叫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中文也有一个成语,叫易地而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主动转换视角,我们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5
在跟Melody请教的过程中,我做了三次视角转换。
第一次,一开始指错误,到后面找收获。这是从fixed minset的视角,转换到growth mindset的视角。
第二次,一开始觉得是放弃努力,到后面认为是及时止损。这是从看过去的视角,转换到看未来的视角。
第三次,一开始想告状、想提要求,到后面思考如何做才对团队最有好处。这是从自己的视角,转换到别人的视角。
请注意,无论视角如何转换,事实都没有变:那就是我和某个同事合作不融洽。但是最后得出的观点,却都发生了变化。从事实到观点,从来都不止一条路。每一条路,都是一个不同的视角,能把我们从同一个事实出发,最终走到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果有的选,我们都应该选择做个好人,做一个积极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知道有哪些视角是积极的,尽可能地从这些视角出发去看世界。
我们要如何知道积极的视角有哪些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看书,要学习。不看书不学习,你就不知道什么是fixed mindset,什么是growth mindset。不看书不学习,你就不知道放弃努力和及时止损有什么区别。不看书不学习,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当然,学习并不是只有看书一个途径。但是,看书一定是适合最大多数人、最经济、效率最高的一个学习途径。除了看书,还要寻良师觅益友。他们往往会在合适的时候,提醒你切换到合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