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实践: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重构我们的大脑

1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跟你分享了什么是解构,什么是重构,以及如何判断是否值得重构。

当我们想重构时,首先应该想到是否值得花力气去重构,是否符合低风险、高收益的原则,使用终局思维判断重构的意义有多大。在重构之前,我们要先做解构。解构,就是把一件事物拆开,了解它的结构,知道部件和部件之间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开始重构之后,我们可以每次只改一个地方,改完之后观察一段时间。效果好的话就继续,效果不好的话就恢复原状。

总的来说,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做重构,重构之前要先做解构,重构时每次只改一个地方。有了这么一套完整的心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找要重构的对象,准备小试牛刀了。第一个开刀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大脑。接下来,我会跟你分享为什么要重构我们的大脑,如何解构我们的大脑,以及如何重构我们的大脑。

2

是否值得花力气去重构我们的大脑呢?重构大脑,指的是重构我们的认知和思想,而不是真的做开颅手术。只要我们保持基本的判断力,就符合低风险的原则。

什么是基本的判断力呢?例如有人跟你说,只要买了他们的产品,并且发展下线,就能发家致富。你可能会觉得怪怪的,甚至直接认出来是传销组织,避之而唯恐不及。有一些危险的认知和思想,如果让它们进了你的脑子,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你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就能在它们出现的时候识别出来。

认知和思想直接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如果我们能重构得好,就符合高收益的原则。

还记得我分享的赚钱十六字口诀吗?“努力工作,好好攒钱,绝不炒股,要买基金”。如果我们能做到这四点,就不会赚不到钱,就会过上比较好的物质生活。

采用终局思维,如果最后能把认知和思想重构得很好,能收获随之行动带来的所有好处,我们的人生就会过得幸福和有意义。

一个人如果工作很出色,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还有非常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个人不可能是不幸福的,他的人生必然充满意义。

重构大脑,符合低风险、高收益和终局思维的原则。因此,值得花力气、花大力气重构我们的大脑,也就是重构我们的认知和思想。

3

在重构之前,我们要先解构我们的大脑。

解构大脑可以用心理学,可以用脑科学,还可以用神经科学。现在就用神经科学里一个最简单的模型:神经元。我们大脑里有很多很多的神经元。如果一个神经元跟另一个神经元搭在一起,就能建立连接。建立连接之后,如果其中一个神经元被刺激了,另一个神经元就更容易被刺激到。如果有好多个神经元建立了连接、成了网络,就会形成一个新的认知。

婴儿刚出生,是不会说话的。大人在他们旁边说话,教他们叫爸爸、叫妈妈,就是通过听力系统来刺激宝宝大脑里的神经元。有了刺激,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就会建立连接。刺激多了,就会有好多个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这样的连接多了,宝宝就会叫爸爸、叫妈妈了,慢慢地就会说话了。

如果说认知是一个小的网络,那么思想就是一个由认知连接而成的一个大网络。

小孩子可能会有很多的认知,但是他们不大可能有思想。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把认知和认知连接在一起。例如他们从小就被告知,不能打人,不能骂人,不能伤害别人,要守规矩,要遵守法律,这就是认知。等他们长大了,学习了霍布斯的思想,就会知道如果没有法律,大家可以肆意地伤害别人,那么就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认知和认知之间,如果建立不了连接,就形成不了思想。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在认知和认知之间建立了连接呢?这个问题,你可以放在脑子里先想一想。

4

现在我们已经决定要重构了,也做了解构,现在要如何开始呢?

要想建立新的认知,或者是改变旧的认知,我们就需要一些刺激,刺激我们的神经元。假设我一直认为自己唱歌很好听,结果去KTV跟其他人一比,发现他们唱的都比我好听,而且听我唱歌的时候都脸露难色。那我就会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新的认知:我唱歌其实没那么好听。我的认知改变了,能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歌唱水平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般事、阅人无数,都是在接受反馈、接受刺激,都是在形成新的认知或者是改变旧的认知。那么,要如何形成新的思想,或者是改变旧的思想呢?也就是如何在认知和认知之间建立连接。

我们需要思考。对于思考,最好的一种辅助方式就是写作。

不常写东西的人,很容易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写作,就是把脑子里已经想好的东西给写下来。其实,只要你多写、常写,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写着写着才想明白的。换言之,很多思想都是写着写着才形成的。因为要把脑子里想的东西给写出来,尤其是写成逻辑连贯的文章,你就必须把脑子里的认知给串起来。否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流水账,要么就是大杂烩。

如果把一个个认知类比成一颗颗珍珠,那么思考的过程就是用一根逻辑线给串起来。写作,就是最好的辅助方式。如果你只是在脑子里想、不写出来,由于大脑的内存非常有限,在同一个时间能想到的东西很少,那么就容易在某一个地方打转。

除了写作,有深度的聊天也能起到这个作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就喜欢没事就到雅典的广场上跟人唠嗑,述而不作。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口授身传佛法,没有留下文字记录的经典。《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的“课堂笔记”。

5

最后总结一下,我跟你分享了为什么要重构大脑,也就是重构我们的认知和思想,以及如何先解构后重构。

认知和思想会决定我们的选择和行为,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际遇。我们的大脑有无数的神经元,神经元和神经元连接形成认知网络,认知和认知连接形成思想。我们要读书游历,要做事阅人,接受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反馈,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独立思考、勤奋写作和深度交流,我们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为什么孩子们最好不要经常刷抖音?因为这会给他们的大脑带来大量的短期刺激,往某一个可能很不好的方向塑造他们的大脑回路,以后可能很难再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主动重构自己的认知和思想。

为什么我总给朋友们送书、推荐书?因为我知道这是给人启发、形成新认知、改变旧认知的性价比最高的途径。尤其是有孩子的朋友,我特别希望他们多看书,因为言传身教,孩子们才会养成看书的习惯,长大之后才会多看书、多思考。

为什么我总是坚持写作?因为我知道这是辅助思考、形成新思想、改变旧思想的最方便的方式。此外,我还可以把这些思考和想法分享给你。这就是深度交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