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月的工作时间要比上一个月少很多。
工作时间变短,不是我自己这个人变了。而是情况变了,我的心态自然会变。
今天这篇月报先总结上个月的目标完成情况,然后就是讨论心态变化的原因,还有对工作意义的思考,最后就跟大家分享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
2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目标完成情况不算太理想,不过尚且差强人意。
工作目标,阅读262个番茄,低于原定目标的350个;技术番茄20个,远远低于原定目标的120个;工作227个小时,少于原定目标的300个小时。
健康目标,综合运动距离达到89公里,少于原定目标的150公里;冥想4小时,少于原定目标的10小时。
探索目标,用了4种不同的形式写工作日记,少于原定目标的10种。
3
在最近两个月里,我的工作心态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十一月,我在拼命工作。早上4点30分起床,5点到公司开始写代码。就这么过了两周之后,我会时不时感到心脏有点疼。稍微加班到晚一点,例如晚上八九点钟,我就会有点心慌。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会不会猝死。我停不下来。我享受那种无人打扰,一个人专心工作的感觉。我享受那种别人完成不了的任务我能完成、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能解决的感觉。我享受那种心无旁骛的感觉,不需要考虑人际关系,不用经受敏感思绪的折磨。
十二月,我越来越提不起劲儿。一开始,我还能做到天没亮就到公司,不过已经开始利用这段时间写文章和打瞌睡。后面,我还是那么早醒,却越来越没动力起床,到公司的时间就越来越晚。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我到得最晚,九点半才到公司,比月初要晚了整整4个小时。我试图挣扎过。我试过告诉自己,要有始有终,把事情负责到底。我试过寻求帮忙,希望有人能给我一些建议。我试过寻求其他方面的意义,看能不能让我找回那种很想要做工作的状态。
心态变化的原因是,我发现这个项目已经不在我的长期规划里面了。十一月份,它在我的长期规划里,所以我刹不住车地拼命工作,收获是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十二月份,发现它已经不在我的长期规划里,所以我提不起劲做工作,即便如何挣扎都没有起色。工作时间变短,不是我自己这个人变了。而是情况变了,我的心态自然会变。
4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对于某些人来说,工作就是谋生,就是挣一份工资。这个意义重不重要?非常重要。他们靠本事养活自己,供养父母子女,支撑起一整个家庭。
他们朝九晚五,不愿意多加班,不愿意多担责任,不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当然,他们这样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思进取。但是,他们就只是打一份工而已,他们的人生意义更多地不在于工作,而是在于享乐、放松和家庭。
对于某些人来说,工作就是追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途径。这个意义当然重要,而且比挣钱养家更高级。他们工作不单单为了钱,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非凡的成就,才是他们心中更大的追求。
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脑子里从来就没有加班的概念,勇于承担重要的责任,哪怕下班了都会努力学习。他们理所应当地被看作是工作狂,没有生活乐趣,人生单调乏味。但是,他们的人生意义就在于工作,至少很大一部分在工作。
前一种人,我们不妨称之为谋生的人。后一种人,就叫追求的人。
谋生的人,很多时候不理解追求的人,认为他们被老板洗了脑。追求的人,很多时候也不理解谋生的人,认为他们对自我没有要求。这两种人,有的时候会吵架,谁都说服不了谁,因为他们的人生观本来就不一样。判断的标准不同,争论就没有意义。
他们之所以会吵架,就是都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视角,或者做不到采用另外一种视角去看待工作的意义。
我们都是普通人,内心里都有谋生和追求的心理需求。有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想谋生。有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想追求。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我想做的是,更多地让自己有机会做一个追求的人。并且在我只能做一个谋生的人时,能够心安理得,内心自洽不拧巴。
5
新年第一个月,目标要定得高一点。
第一个目标,阅读450个番茄,写作3万字。从下个月开始,总结当月写了多少字。
第二个目标,运动距离150公里,冥想5小时。
第三个目标,读100本书。电子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买的纸质书堆得越来越高,哪怕只是翻半个小时,也算是读过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