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以前对自己很大方。上下班打车,叫外卖几乎不计较价钱,屋子里脏了就叫清洁阿姨打扫卫生。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不良嗜好,很少买很贵的东西,所以没必要花心思省钱。
现在,我变抠了。上班打车十几块,太贵了,我坐公交去公司。下班打车二十几块,太贵了,我走路回家。叫外卖一份三四十块,太贵了,我可以自己做。房间乱了脏了,自己收拾,自己打扫。
我一点都不觉得委屈自己,反而乐在其中。抠门,给我带来以下三个好处:
一、少花很多钱。
二、抵制其他欲望。
三、深入认知自我。
2
我变抠了之后,少花了很多钱。上下班几乎不打车,一年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钱。我去年打车花了一万块钱左右,今年到现在的花费接近两千。自己做饭,一个月可以少花不少钱。之前平均每个月吃饭要花2000块钱。如果养成自己做饭的习惯,支出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被动记账之后,冲动消费大大减少。以前看到新奇的东西就会想买,买回来常常用不上。以后不买了。当省钱变成一种习惯之后,要消费的时候,尤其是不合理消费,你的本能反应就是:太贵了。
少打一次车,能省十几二十块。少叫一次外卖,又可以省二三十块。少一次冲动消费,又是一笔小小的积蓄。这里省一点,那里省一点,钱就是这么攒下来的。
3
抠门,帮我抵制住了很多消费之外的欲望。有一天晚上快十一点了,有点饿,我就到小区门口对面的便利店想买些吃的。拿了两包干脆面,一包山药片,还有一包饼干。要买单的时候,我犹豫了。此时此刻,我脑子里想的不是“我要减肥,我要少吃一点”,而是“我要省钱,不能这么乱花钱”。于是,天人交战了几秒钟之后,我把它们都放下了,回去多喝了几杯凉白开。
抠门,帮我抵制住了胡吃海塞的欲望。我减肥更容易了,离健康的目标更近了。有些游戏,不花钱就没那么好玩。每到夜深人静想玩游戏的时候,我就不用挣扎了。因为一想到要花钱,我就不想玩了。有些视频节目,不充会员就看不了。每次想看综艺的时候,我就不用挣扎了。因为一想到要花钱,我就不想看了。
抠门,帮我抵制住了杀时间的欲望。我有时间放空休息了,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不做一件以前经常做的事情是很难的,而做一件想做的事情去代替它却简单得多。不胡吃海塞是很难的,但是因为想要省钱而不买垃圾食品却要简单得多。不玩游戏、不看综艺是很难的,但是因为想要省钱而不充值却要简单得多。
你有了现在想做的事情,注意力就不会停留在以前了。
4
开始变得抠门之后,我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以前我常常烦恼自己的穿着打扮,觉得很土,所以尝试过无数次买衣服。失败了无数次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没有审美呢?我是不是该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力气去做这件事情呢?现在一想到买衣服,我就会觉得贵。那些牌子货,一条休闲裤、一件T恤是几百块。一双AJ,要上千块。我买不买得起?我买得起,但是我不想买。我抠,我舍不得这个钱。一下子就明白了,我根本就没想真的要改变我的穿着打扮。
以前有人约我出去吃饭,我一般不会拒绝。想着周末还是得出去社交,说不定能有思想的交流,有信息的交换呢?结果往往是失望的。其实我一开始就猜到很大可能性是失望,但还是在犹豫不决中答应了。现在一想到要买单,几百块钱一顿饭,我就会觉得贵。我请不请得起?我请得起,但是我不想请。我抠,我舍不得这个钱。一下子就明白了,我根本就不想跟那个人吃饭。以前我的犹豫是怕浪费时间,现在我的坚决是因为我还怕浪费钱。
抠,其实只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是否愿意花钱,是检验你真实想法的一个标准。你不是真的想省那一点钱,你只是把你内心的声音给放大了,让自己听得更清楚而已。
5
我还有几个月就三十岁了,我的妈妈一打电话就旁敲侧击说我该结婚了,不然会被人笑话。每次我都会振振有词地说道:“有出息的、能赚钱的单身汉,别人都说是‘钻石王老五‘。只有那些没出息的、赚不到钱的,才会被叫‘老光棍’。我现在不想别的,就想好好工作,好好赚钱。”
同样的道理,我也不怕别人笑话我抠。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你可以做但选择不做,可以不做却选择做。我可以选择花这个钱,但是我不花。我可以不抠门,但是我选择了抠门。钱,只有在可以花但是选择不花的时候才是属于你的。你才能说你拥有了钱,你有自由使用钱的权利。
我变抠了,也更加自由了。